转眼间,一周匆匆而过。
那场在网络上沸腾整整七天的期待,终于迎来真正的揭幕时刻——
《经典咏流传》第五期,重磅来袭。
这不仅是本季的最后一期,更是一次文化与情感的盛大告别。
节目尚未开播,网络上已是一片沸腾。
社交平台热搜不断刷新,弹幕平台挤满“等开播”的倒计时数字,
更有无数观众提前一小时守在电视或直播界面前,手边是热茶,是外卖,是放下的一切俗务,只为这一刻。
有人在朋友圈写下:
“这一季像一场盛宴,而今晚,是最后一杯酒。”
也有人调侃:“请国家安排一下,今晚苏灿的歌全国同步静音欣赏。”
终于——
八点一刻,准时到来。
熟悉的片头响起,屏幕一帧帧展开如水墨长卷。
那句早已深入人心的开场旁白缓缓响起:
“当古典遇见流行,当诗词遇见旋律,欢迎来到——《经典咏流传》。”
弹幕瞬间被刷爆——
“来了来了!”
“我心跳得比国足踢点球还快!”
“求苏灿快出场!”
“最后一期,一定是神作收尾!”
“……”
光影缓缓流转,镜头扫过熟悉的舞台与评审席,主持人站定中央,眼中也藏着一丝郑重。
因为他们知道,今晚这期节目的分量,已经远远超出一档节目的范畴。
这是一场,对整个华夏古典文化的深情告白。
而接下来,众人屏息以待——
苏灿,会以哪一首宋词,作为谢幕?
……
此时此刻。
舞台灯光尚未完全亮起,仿佛整个时空都屏住呼吸。
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守在屏幕前的千万网友,
每一双眼睛,每一颗心脏,此刻都牢牢聚焦在那一道缓缓升起的光束之中。
光,从昏暗中悄然浮现,如同穿透千年的烛火,缓缓点亮舞台。
一个挺拔的身影,自光中走出,身着墨色长衫,衣袂微动,步履沉稳,仿若从古画中走来。
是他——苏灿。
那一刻,四座寂静,连呼吸都变得极轻。
他站在舞台中央,微微一笑,缓缓望向镜头。
“大家好。”
他的声音沉静却有穿透力,仿佛自心底拂过每一个人的耳畔。
“我是经典传唱人,苏灿。”
他顿了顿,眼神如星,轻声说出接下来的一句话:
“我把《青玉案·元夕》,唱给您听。”
话音落下,现场一瞬陷入短暂却雷霆万钧般的震撼沉默。
紧接着,仿佛一场集体记忆被唤醒,无数观众脑海里,忽然回荡起那句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竟然是这首词!
那首千古流传、温柔如梦、却又意味无穷的《青玉案·元夕》。
无数人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只觉得心跳轻轻慢了半拍。
那是惊艳,是怦然心动,更是对文化记忆深处的某种触动与唤醒。
弹幕炸裂,评论区瞬间沦陷:
“卧槽是这首!”
“蓦然回首,我的青春回来了!”
“苏灿选这首,真的赢了……”
“灯火阑珊处,是谁的白月光?”
而舞台上,灯光已然彻底点亮,万千星火汇聚在苏灿一人身上。
风起云涌的情绪,在那一句“唱给您听”之后,悄然汇聚成一场期待的浪潮。
他要唱的,不只是一首词。
而是千百年来无数个夜晚中,那一个人回眸时的悸动!
……
嘉宾席上。
华夏文学院李院长神情庄重,望着舞台上那抹挺拔的身影,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皆必经历三重境界。”
他微顿,缓缓吟诵道: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志之所向,纵使千山万水,也要踽踽前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情之所系,不惧辛苦,不问得失,唯愿心有所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魂之所归,历尽山河,人间最深处的美好,往往在最不经意的一刻,悄然降临。”
他说到这里,声音渐缓,眼神落在舞台之上那句词的光幕下: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更非大情怀者,不能唱。”
说完,他不再言语,只是轻轻颔首,眼中光芒微动,仿佛已然沉醉在那灯火阑珊的词境之中。
……
音乐缓缓响起。
舞台四周一片昏暗,唯有中央一束幽蓝的光柱洒落而下,打在一张古色古香的红木圈椅之上。
苏灿,就坐在那里。
他一身黑色长风衣,长发微乱,头微低,手中抱着一把木色吉他,静静地拨动着弦。
音符如夜风掠过水面,低沉中透着张力,仿佛整座古城正在苏醒。
下一秒,灯光骤亮!
琵琶音化为吉他前奏,击鼓、贝斯、电音一齐切入,古典与摇滚交织,炸裂中透着一股独特的中式浪漫。
苏灿缓缓抬头,目光穿透现场与镜头,像是在对千年前的某个灵魂轻声诉说。
他轻轻开口,歌声低哑而富有力量: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
随着节奏推进,背景屏幕炸出漫天灯火,如同元夕灯会夜色骤现。
观众席上惊呼声起,那是从未想象过的表达方式——摇滚唱宋词,竟然也能如此惊艳。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鼓点加重,电吉他狂野奔涌,如同闹市之中万象狂欢。
舞台四周虚拟烟火腾空绽放,灯影交错,人影斑斓,一如千年前的那场盛世狂欢。
苏灿站起身,迈步前行,吉他斜挎肩头,一边弹奏一边吟唱。
他不再只是一个演唱者,而像是宋词灵魂的代言人,穿越时空而来,点燃今夜。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
这一句,他收紧旋律,缓慢而深情,声线带着细微颤音,仿佛在诉说一个失落的背影——
她走过人海,却没回头。
现场一片静默。
直到他回到椅子边,重重一击弦,低声唱出无数人心头徘徊的三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全场沸腾!
一束蓝光打在苏灿的背影上,像极了那深巷里的一盏孤灯。
有人落泪。
嘉宾席上,李院长情不自禁起立,眼角微湿,喃喃道:
“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此等唱,非真性情不能唱。”
专家笔记上写下一行字:
“这不是古词翻唱,而是千年文化与当代灵魂的摇滚碰撞。”
弹幕炸裂:
“苏灿把千古绝句唱出了摇滚的魂!”
“这就是中式浪漫的极致表达!”
“古典不是远方,它就在耳边炸裂!”
“谁说词不能燃?这一唱,燃了整个夜晚!”
……
ps:陈彼得《青玉案·元夕》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4_154563/c1605741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