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被校花分手后,我直接演唱会封神 > 第737章

演播厅内,寂静如初雪落地。

舞台中央,苏灿端坐在一把古色古香的红木椅上,

手中吉他静静安放,眼神已沉入那一首词的千年深处。

忽然,歌声再度响起。

还是那熟悉的旋律,但这一遍,不再是燃烧,而是回望——

如梦中重现,如故人低语,如灯下重逢。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

观众席上,有人下意识屏住呼吸,仿佛害怕惊扰这铺陈而来的盛世灯火。

画面随声展开——夜色中的长街,灯火交织,繁华如梦。

苏灿指尖轻拨,吉他低吟,像拂过岁月长河中最温柔的一道风。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一位中年女观众悄悄红了眼眶,她低头轻轻抚摸身旁孩子的头发,像是在告诉他:这是祖先的浪漫,是民族的诗意。

身旁一位年长观众微微颤抖着双手,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词中意境唤起太多回忆。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

苏灿眼神中一抹微光闪过,他闭上眼,声音轻柔却有力,像月下风声,掠过心湖。

观众席上,一对年轻情侣彼此紧握双手,似乎透过这段旋律,看见彼此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而在屏幕前,无数网友打出弹幕:

“像是在听一场盛世的告白。”

“仿佛自己也走在那元夕之夜。”

“是心动,更是心疼。”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

这一刻,舞台灯光骤然一暗,四周归于无声。

舞台角落,一点温柔的灯光悄然亮起。

那是一盏孤灯。

灯下,隐约可见一人背影,朦胧如雾,静静伫立。

有人鼻尖一酸,眼泪就这么掉了下来。

有人紧紧捂住嘴,不愿让那一声呜咽破坏这一瞬间的静美。

苏灿静静凝望那一盏光,歌声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的瞬间,化为一声无声的叹息。

他没有多余动作,没有炫技的尾音。

只是轻轻放下吉他,缓缓起身,朝着那“灯火阑珊”之处,深深一鞠躬。

全场仍是一片寂静——不是没有反应,而是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盏灯所点亮的意境里,不舍言语,不敢鼓掌。

直到三十多秒后,掌声才如浪潮般爆发。

站起身鼓掌的不仅是嘉宾与专家,还有许多观众早已热泪盈眶。

那掌声,不只是对苏灿的赞誉,更是对那段穿越千年的词章,对大宋风骨,对华夏浪漫的深深致敬。

——那不仅是一首歌,

那是一幅活着的宋词画卷。

也是此刻,每一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光。

……

嘉宾席上,李院长深吸一口气,喃喃道:

“这首词,若是用画笔,是千里江山图;若是用歌声,是苏灿今晚唱的这一段——不是一首歌,而是一种回响,穿透千年。”

而此时,直播弹幕已刷屏如潮:

“那一盏灯,太美太美了。”

“苏灿是词人的知音。”

“从《将进酒》到《青玉案》,他把我们写进了历史。”

“……”

节目的气氛,在那一盏孤灯中,走入最柔软的深处。

……

此时此刻。

雷鸣般的掌声和狂风暴雨般的欢呼声,似乎要将屋顶掀开。

无论是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嘉宾席上的专家学者,还是来自各地的普通观众,

全都起身鼓掌,向舞台中央那道身影,致以最深沉的敬意。

主持人缓缓走上台,眼中泛着微光,声音微颤:“感谢苏灿,这不是一首歌,而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回响。”

她话音落下,掌声再度响起。

苏灿站在舞台中央,神情平静,眼眸中却有炽热的光。

他举起话筒,声音不大,却穿透人心:

“老祖宗留下的经典,不应该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它们应该被唱出来,被记住,被流传。”

“这些诗词,本就是最美的歌词,它们不老,只要我们不忘。”

他略作停顿,看向观众席,看向镜头,轻声道:

“辛弃疾写下这首《青玉案·元夕》,描绘的是一个梦,一个灯火如昼、山河锦绣的华夏梦。”

“他在乱世中渴望盛世,在动荡中幻想和平,在千帆过尽后,依旧相信‘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灿眼神如炬,语气坚定:

“我想告诉辛弃疾——你笔下的盛世华夏,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做到了。”

话音落下,全场再次响起掌声,但这一次,更多人眼眶泛红。

弹幕铺天盖地:

“泪目了……我们真的做到了。”

“苏灿唱的不是词,是信仰。”

“这是属于中华儿女的浪漫。”

“这一唱,就是千年。”

舞台灯光渐渐熄灭,只留下一束微光落在苏灿身上,如同千年前那盏灯火,在历史的深巷中闪烁未灭。

而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仍在每个人心中回荡不止。

……

在苏灿的开场曲唱毕,舞台灯光缓缓转暗,节目正式进入文化讲解与传承环节。

或许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经典咏流传》的最后一期。

现场气氛格外安静,所有观众无一人走神,仿佛怕错过每一个字。

几位历史文化领域的重量级专家陆续登台,他们围绕“宋文化”的主题,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

屏幕上配合展示古画、文物与诗词,令整场讲述如一幅缓缓铺展的长卷,古意盎然。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辛派词学教授,站在舞台中央,语气缓慢却饱含深情地说:

“辛弃疾一生,身逢乱世却心系家国。他写‘金戈铁马’,也写‘灯火阑珊’,是征战沙场的铁血男儿,也是笔下有柔情的词中仙客。”

他回头望向苏灿刚刚演唱过的舞台,轻声道:

“《青玉案·元夕》,写的是盛世梦,是情之所寄,更是魂之所归。”

观众席上,有人认真做着笔记,有人静静凝视大屏,有人悄然红了眼眶。

每一句诗词背后,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每一个讲述的瞬间,是一次文化的传递。

这一夜,诗词不再是书页上的典故,而是鲜活地落入每个人的心中。

最终,随着主持人宣告第五期也是本季最后一期节目正式结束,演播厅内响起长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一次收官,也是一场抵达。

舞台缓缓熄灯,屏幕上浮现出那句熟悉的节目口号:

“让诗词活起来。”

灯光暗去,余音绕梁。没有人离席,很多人久久伫立。

这一夜,《经典咏流传》真正完成它的使命——

将千年诗词,传入人心。

……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4_154563/c1600517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