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退亲农女要翻身,我靠空间种田养崽 > 第184章

搬家不着急,地皮却得早点买。

苏暖第二日又去了趟县城,她没有直接去买地皮,而是托庞掌柜帮忙,约了一个县衙的书办在酒楼吃饭。

书办姓徐,特别热衷美食,很喜欢吃芡肠和酸辣粉。要不是因为这个,庞掌柜也请不到他。

苏暖没有出面,躲在隔壁房间听庞掌柜替她周旋。

酒过三巡,那位徐书办就问道:“你们家亲戚怎么会看上这么块盐碱地?”

庞掌柜为了办事方便,说苏暖是自己家亲戚,现在听徐书办这么问,便把苏暖想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我家亲戚想在西郊养鸭子。别处的田地都有主,只有那些盐碱地还空着。”

徐书办却摇头道:“谁说盐碱地还空着,都卖了快一半了。”

“这是为何?”庞掌柜还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徐书办却没有多说,“谁知道呢,也许是觉得那块盐碱地有用处吧!”

“你家亲戚要买的话,只能买最外围的那片地,地方也不大,大概有两亩左右。”

苏暖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她知道好地方轮不到自己,有两亩左右的地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盐碱地的价格已经不是之前的价了。现在一亩盐碱地至少要五两银子。”

“这么贵?”庞掌柜吃了一惊,“这可赶得上良田的价格了。”

徐书办似笑非笑:“反正这盐碱地就是这个价。要是你们舍不得就算了。”

庞掌柜道:“这我不好做主,得问问他们的意思。”

庞掌柜就找了个借口出去,刚从雅间出来,就看到了苏暖。

苏暖不等庞掌柜询问,就道:“庞掌柜,你帮我说一声,价格不是问题,只要能把地买下来就行。”

她说完这番话,就朝庞掌柜塞了个荷包,荷包里面装了十五两银子。十两是买地的钱,另外五两就是给徐书办的孝敬。

庞掌柜有些纳闷,不明白苏暖为何要花高价买一块盐碱地。但苏暖既然要买,肯定有她的理由,他便回了雅间。

不多时,庞掌柜又从里面出来,给了苏暖一张纸条。

“徐书办说,明天你拿这纸条去衙门找一个姓柳的人,他会带着你去盐碱地那里丈量土地。”

事情成功搞定,苏暖对着庞掌柜谢了又谢。

庞掌柜道:“我在这县城也待不了多久了,以后你若是有事,可以直接找这位徐书办。他这个人虽然人品一般,但没其他人那么贪,给点小恩惠就能帮你办事。而且还热衷美食,以后你有求于他的话,可以送他一些吃食,保准好使。”

苏暖一一记下,然后硬是往庞掌柜手里塞了个荷包。

庞掌柜连连摆手:“我们认识这么久,也算是熟人,你不用跟我客气。这银子你还是拿回去吧!”

苏暖笑道:“庞掌柜,这荷包里面装的不是银子,而是一张方子,等您看过就知道了。”

这次找庞掌柜帮忙,苏暖为了不欠人情,就写了一道有关红烧肉的方子。

庞掌柜听说是一道菜的方子,这才收了下来。

苏暖来县城就是为了买地,现在事情办妥,她就想早点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沈言。

七月的天,还是有些炎热的。

等苏暖到家,已经渴的不行。

厨房里有熬好的绿豆汤,苏暖痛快的喝了两碗,就去找沈言。

沈言听到苏暖顺利买到了两亩盐碱地,还看了看她拿回来的纸条。

“相公,这纸条没有问题吧?”

苏暖看沈言盯着纸条看了半天,忍不住问道。

沈言道:“没什么问题。以前听人说,衙门的那些县吏为了不留把柄,会用各种记号代替文字。比如收了事主的钱,就会用一种特殊的记号。这样县衙的人看到,就知道该怎么办事了。”

“我以前还有些不大相信,没想到是真的。”

苏暖却不理论这些,反正事情已经成了,管他们用什么记号。

地皮买到了,现在就慢慢等到水码头建好,然后就可以坐等地皮涨价了。

苏暖办成了这件事,心情一下子轻松很多。

正好明天是他们沈家搬到芦苇滩的日子。

胡春生住满十天后,王大虎又单独在芦苇滩待了十天。

现在轮到她和沈言去芦苇滩了。

说实话,苏暖从芦苇滩离开后,还是挺想念那里的。

芦苇滩人少又幽静,水边还能捡鸭蛋,有空的时候还能去捞鱼,打打牙祭。

总的来说,在那里的生活还是挺充实的。

沈言也很喜欢那里。

只有韩氏舍不得他们离开,但又没有办法。

苏暖道:“娘,我已经跟胡二叔他们说过了,我们走后,你们有什么事只管找他们帮忙。”

幸好家里还有周媛,不然韩氏一个人在家,更觉得孤单。

韩氏只有在上次苏暖和沈言去青云山的时候,跟儿子儿媳分开过三天,现在苏暖他们一走就是十天,她的眼圈红了又红。

“阿言,暖暖,你们在那边可得照顾好身体,要是遇到事情,千万别逞强。粮食丢了就丢了,人平安回来就好。”

沈言和苏暖都觉得韩氏是杞人忧天,芦苇滩那里几乎没有人烟,这一趟根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眼看韩氏这么伤心,两人只能哄着,一个劲的点头。

韩氏一直送儿子儿媳出了村口,才和周媛回去。

而苏暖和沈言离开槐树村后,就加快了脚步,不然天黑的时候,没办法赶到芦苇滩。

从槐树村到芦苇滩,其实有一条近道,可以不穿过青云山。

这条近道是王大虎发现的。

上次运粮的时候没走这条近道,是因为这条近道要穿过两个村子,他们那时候为了避开流匪,就没走这条近道。

现在流匪没有了,这条近道比青云山的路径安全多了。

青云山还有野狼时不时出没,而这条近道虽说路途崎岖,但相对安全的多。

苏暖和沈言尽管抄了近道,但两人到达芦苇滩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王大虎还没走,正等着他们交班。

“我估摸着你们快到了,就蒸了些嫩苞米。”

当初种地的时候,三家多多少少都种了些苞米。

现在正是吃嫩苞米的时候。

王大虎没动其余两家的苞米,从自家地里摘了几个苞米,准备用它来招待沈言和苏暖。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4_154523/c1988780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