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代晋 > 第一三五一章 弥坚(二合一)

  拓跋虔固然突围成功,但大批留滞在战场上魏军兵马可就倒了霉了。主将突围而走,剩下的魏军兵马不但人数已经处于绝对劣势,更是士气全无。随着燕国大军阵型收缩包围,重骑兵切割冲杀,步兵冲上围堵,战场上剩余的魏军兵马被分割成三处团团围困。

  到此时,所有人都明白抵抗已经没有意义。除了一部分骑兵死命顽抗被歼灭之外,其余魏军兵马纷纷丢弃武器跪地投降。

  暮色时分,持续了一整天的大战终于结束。毫无疑问,慕容垂率领的燕军取得了大胜。三万魏国骑兵最终只有不到五干人逃脱,剩下的全部被歼灭或者俘虏。在清点之时发现,魏国将领被杀被俘者近百人,被俘虏的人员包括军中长史郭怀德等高级将领数十人。另外还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便是在对方伤兵之中抓到了拓跋虔的儿子拓跋悦。

  拓跋悦跟着父亲拓跋虔突围之时,由于太过慌乱而落马,摔断了一条胳膊。他倒是机智的很,迅速脱了盔甲装作普通伤兵趴在地上,被燕军的步兵抓捕之后归入伤兵之中。

  也怪他点背,拓跋悦平素有些跋扈骄横,对普通兵士甚不友好。此刻受伤被俘,被身旁伤兵认出。几名魏国伤兵商议了一番决定举报拓跋悦以换取优待,毕竟按照北方各势力交战的残酷规则,被俘的兵马和受伤的兵马很可能会被集体杀死。为了能够立功不死,他们揭发了拓跋悦的身份。



  暮色之中,慕容垂在众将的簇拥之下策马来到战场之上。草原之上,到处是人马的尸体,敌我双方死在这场大战中的兵马超过了三万人。尸体横七竖八的铺满战场之上,还有没有断气的伤者发出凄厉的哀嚎之声。

  慕容垂并不在意这些。对于他而言,作战的伤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这一战而歼灭平城守城主力骑兵,作战目的已经达到。此刻要做的便是乘胜追击,拿下平城。

  “诸位将士,今日之战大获全胜,将士们奋勇争先,不畏生死,方有此胜。朕向你们道谢,也向你们祝贺。是谁说,我大燕已经衰落,经此之战,还有谁敢轻视我大燕兵马?还有谁敢对我大燕启衅?我大燕依旧是无敌于天下!谁也别想轻慢我大燕。”慕容垂低沉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着。

  燕军众将士振臂高呼:“大燕无敌,大燕无敌!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慕容垂微笑摆手,沉声道:“眼下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会有一连串的胜利,此番出征的目的,势必要将拓跋氏赶出草原,赶出漠南。不过事情要一步步的做,倒也不必急于求成。眼下要做的便是攻下平城,取得落脚点。平城已经没有多少残兵驻守,唾手可得。朕有令,大军兵马连夜进驻城下。山中兵马即将抵达,届时将围困平城,准备进攻。”

  “臣等遵命!”众人起身应诺道。

  慕容垂沉声继续道:“鉴于目前局势,敌人守城兵马很少,攻下平城不是问题。但朕担心的是拓跋虔会逃走。慕容隆,你即刻派兵马去往平城以西巡守,以防拓跋虔弃城逃跑。谁都能活,唯他不可。他杀了道厚,杀了道坤,此人必须死。”

  慕容隆躬身道:“父皇放心,我已派五干轻骑赶往平城以西,断其去路。拓跋虔插翅难逃。”

  慕容垂微笑点头道:“很好。诸位今日之战,大振我大燕军威。龙城精骑势不可挡,当为首功。但其余将士也功不可没。我大燕兵马作战,讲究的是协同配合。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便是战胜对手。只要目标相同,便可合力破敌。切记这一点,独木难支,孤军难胜,今日是龙城精骑大放异彩,他日便是其他兵马破敌,无分先后,无分轻重,都一样的重要。你们可明白?”

  众人高声叫道:“我等明白。”



  慕容垂点点头,看着平城方向,呵呵笑道:“区区拓跋虔,也敢枉称英雄,岂非让人笑掉大牙。孤虽已老,但也不许世上有这等沽名钓誉之辈妄自自大。这天下还轮不到这种货色做主,朕还活着呢,呵呵,这些人以为朕死了么?真是可笑之极。”

  众将默默的看和慕容垂在暮色中的身影,心中钦佩不已。此刻慕容垂稍显瘦弱佝偻的身躯,在众人心目中却高大无比,像是雄伟的高山,令人仰止,令人膜拜。

  进军之前,没有人会认为此次平城之战会如此的顺利。甚至就伐魏这件事本身而言,出征之前反对意见极大。在参合坡之战大败之后,再一次的出征显然不合时宜。燕国上上下下对魏国已经有了阴影和惧怕的心理。即便有龙城精骑参与出征,也未必能够扭转局面。

  兵马死伤太多,国力损耗严重。此番出征的兵马都只凑了五万余。这样的兵力规模和前番太子出征相比差了太多。前番都惨败而归,何况这一次?

  但陛下没有退缩,他力排众议,亲自领军出征。这不得不令人担心和怀疑。慕容垂固然威名盖世,但他已经老了。英雄垂暮,还能有建树么?有人担心慕容垂此番亲征可能会毁了一世英名,可能会得不偿失。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成为当世英雄,能够建立伟业可不是平白得来的。

  岁月不败美人,英雄也永远不会因为衰老而垂暮,慕容垂用高超的作战谋略赢得了平城这场大战,证明了他还是那是闻名于天下的慕容垂。他虽然已经不亲自提着兵刃纵马战场之上,但他的谋划依旧无敌。

  所有人都明白,这场战斗的胜利有多么重要。那是让大燕将士们重拾信心和斗志的一场胜利。击败的可不是别人,而是魏国最为强悍的陈留王拓跋虔和他三万精锐骑兵。

  陛下没有老去,他还在率领着大燕前进,有陛下在,所有人的心都是安定的,都是信心满满的。

  兵马开始整军向着平城挺进。慕容隆陪着慕容垂往坡上金帐行去。慕容隆看得出来,父皇已经颇为疲惫了。毕竟是古稀之人,这些天行军颠沛,谋划伤神,慕容垂的身体状况其实是每况愈下的。这一点外人自然感受不到,但是天天在慕容垂身边的慕容隆却清楚的很。

  “父皇,今晚围城之事,儿臣会安排好。父皇回帐之后喝了药便早些歇息,明日上午再来平城城下便是。父皇可干万要保重身体才是。”慕容隆道。



  慕容垂呵呵笑道:“放心,朕还死不了。不过朕今晚确实要好好的睡一觉。道兴,事情交给你,朕能放心么?”

  慕容隆道:“父皇指教,而成照办便是。”

  慕容垂叹了口气,缓缓道:“此番我们可没有攻城的器械,拓跋虔龟缩平城,对我们其实是个难题。朕不希望死伤太多的兵马,所以需要将拓跋虔赶出平城歼灭。故而,围城之时,要给他留出退路。有了退路,他才不会拼命。围三阙一懂么?东南西三面围困,留北城让他逃。北边是山野之地,他根本逃不掉。”

  慕容隆恍然大悟,他本来是想四面合围,将平城围的水泄不通的。此刻才明白父皇的智慧。是啊,平城的城墙虽然只有一丈多高,但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形下也是难以攻克的。对方死守平城,己方必要付出惨重代价。而父皇的谋划,显然更加的高明。

  “儿臣受教了,父皇英明!”慕容隆沉声道。

  慕容垂缓缓道:“听说俘虏了敌军五干多人,伤兵三干余。你打算如何处置?”

  慕容隆沉声道:“拓跋氏坑杀我数万将士,作为报复,岂能留下活口。而成认为当全部坑杀,以震慑敌人。”

  慕容垂缓缓摇头道:“道兴。这些年天下死了太多人了,这些人既降了,便不必杀了。此非妇人之仁,也并非朕心慈手软。这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样,士地和人力。我们需要这些人力,哪怕作为苦役也是好的。朕的想法是,留着他们的性命,交给贺麟开凿山道为苦役。”

  慕容隆躬身道:“父皇既然这么想,儿臣照办便是。”

  慕容垂抬起头,看着黯淡的天空,轻声叹道:“朕年纪越大,其实越明白一些道理。杀戮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增加仇恨。这一点,有人比我明白的早。你知道么?那徐州之地,五胡和南人混杂,相处自得,通婚杂居,融合一体。这才营造了人人向往的太平之地。这其实是对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固然很难,当年苻坚也想这么做,可惜氐人排外,终究还是以主人自居,所以各胡离心离德,终究反叛。那其实不是苻坚和王猛的想法有错,而是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很多事朕到了这个年纪才想明白,朕其实算不得人中之杰啊。朕其实愚钝的很,令人惭愧!”



  慕容隆静静地听着,他其实并不明白慕容垂在感慨什么,也并不理解什么胡汉融合的重要性,更不明白父皇在自己心目中英明神武无所不知,却说自己不如别人。但慕容隆没有多问,他知道父皇绝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么说。总有一天,自己会明白的。

  “道兴,听说抓到了拓跋虔的儿子是么?”慕容垂问道。

  “正是,是拓跋虔长子拓跋悦。躲在伤兵里被发现了。”

  慕容垂点头道:“很好,别人可饶恕,拓跋悦不能饶。明日攻城,将拓跋悦在城下斩首祭旗,让拓跋虔亲眼看到他的儿子人头落地。他杀了朕的儿子,朕岂能饶了他的儿子。”

  慕容隆点头道:“儿也正有此意。”

  慕容垂点头,摆了摆手道:“你去吧,不必跟着朕了。今晚还有许多事要做,你怕是到天明也不能合眼了。”

  慕容隆勒马站定躬身相送,慕容垂在一群护卫的护送下缓缓远去,消失在暮色之中。

  当天晚间,慕容垂的大军兵临平城之下。加上山中两万兵马的赶到,大燕兵马以近四万人围困平城。

  ……

  拓跋虔逃回城中之后,立刻组织牧民百姓准备守城。但城中所有的百姓集结起来也不过两三干人,加上逃回来的四干兵马,人数只六七干人而已。



  关键的麻烦在于,平城城防薄弱,之前根本没有加固城墙建造防御设施的准备,因为从未想过燕国兵马还敢来犯。此刻事到临头便捉襟见肘,不知何处入手。

  得知敌军兵临城下,拓跋虔在城头观望,四处火把如繁星,城外全是敌人。拓跋虔心中忧虑,只得命人连夜加固城墙。但其实他心里也知道,这根本已经来不及了。

  回到府中,家中夫人哭天抢地,责怪他将拓跋悦给丢了。拓跋虔心中本就烦躁自责,将妇人痛骂一顿,差点动了刀子。

  思来想去,拓跋虔决定弃城而走。因为平城显然是守不住的,明日对方攻城,自己恐只能死战。如能趁着黑夜撤走,倒是可图后计。

  但是,他很快接到禀报,西城之外有大量骑兵游荡,南城东城也是如此。拓跋虔据此推断,北城恐也有兵马堵截,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沉思之后,拓跋虔命人放出鹞鹰向盛乐求援,告知平城大战失利,城池被围的消息,决定拼命坚守,等待援军。

  拓跋虔本不想这么做,因为这有违大王的信任,会让大王失望。但事到如今,他不得不这么做。他知道平城已经难以守住。平城一失,门户大开。对方兵马将会长驱直入,攻入大魏腹地,必须要让大王知道这重要的情报,这干系大魏安危,干系都城盛乐安危。

  而且,对方拥有无敌重骑兵的消息是必须要禀报上去的,必须要想办法应付这支兵马,否则魏国没有任何一支兵马与之抗衡。所以,他也详细的讲龙城精骑的作战状况禀报给拓跋珪。当然,这也可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部分罪责。

  这一夜,拓跋虔彻夜难眠。直到凌晨才迷糊睡着。但不久后,他便被城外的号角声惊醒。手下人禀报说,敌人正在南城准备攻城。

  眼珠子通红的拓跋虔匆匆赶往南城城头,南城之外的开阔原野之上,无数的兵马正在整队。号角声声,吹得人心惊胆战。

  不久后,拓跋虔一队兵马缓缓向城下走来,走到近处,拓跋虔一眼便认出了披头散发的拓跋悦和数十名己方将领。



  “拓跋虔何在,我大燕陛下率军而来,尔为何不来相迎?哈哈哈。那日你夸下海口,说你如何的英雄,如何的无敌。如今又当如何?可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了么?”一人策马上前,大声嘲笑着。

  拓跋虔认出了那人,正是不久前来出使的使者杨舍。

  杨舍阴阳怪气的奚落了一番,拓跋虔一言不发,站在城楼上任其嘲笑。

  杨舍嘲笑的够了,大声喊话道:“拓跋虔,我大燕陛下有令,命你即刻献城投降,或保全尸。若不投降,我大军便要攻破平城,杀光你们所有人。”

  拓跋虔冷笑一声,高声道:“告诉慕容垂,我承认他谋略高明,我输的心服口服。但要我投降,那是痴心妄想。”

  杨舍笑道:“你倒是硬气,不过,你儿拓跋悦在此,你不肯投降,他可要人头落地了。你投降了,我们便留他性命。”

  拓跋虔怒喝道:“堂堂燕国皇帝,以我儿生死相迫,算什么英雄?今日之事,乃是天意。要想夺城,便来进攻。堂堂正正,休要作这下作之事。”

  杨舍大笑道:“你倒是会说嘴。你魏国擒获我大燕之人,可没这么讲道理。罢了,我也懒得跟你啰嗦,既如此,我们只能杀了你儿子和你的部下了。你可有什么话和他说么?毕竟父子一场。你不肯救他,他便要死了。”

  拓跋虔心中难过之极。见披头散发的拓跋悦被推上前来,长刀森森架在脖子后,拓跋虔颤声叫了起来。

  “拓跋悦,你如何?”



  拓跋悦抬头看向城头,颤声道:“阿爷,可否……救儿一命”

  拓跋虔心如刀绞,高声道:“我儿莫怕,不过头点地而已。非阿爷不救你,而是没法救你啊。”

  拓跋悦叫道:“可我不想死啊。阿爷你想想法子。”

  拓跋虔皱眉叫道:“儿啊,这是命数啊,认命吧。”

  拓跋悦失望之极,摇头道:“阿爷好狠心啊,他们要杀我了。这城也守不住,你却不肯救我。”

  拓跋虔面容扭曲,喝道:“住口,你既是我拓跋氏子孙,便不该说这种话。不光是你,便是阿爷自己,若被擒获,也只得任命。我儿,你安心的去吧。不要怪阿爷,阿爷也是没有办法。”

  拓跋悦面如士色,嘴唇抖动,说不出话来。

  拓跋虔咬牙叫道:“那杨舍,希望你给我儿一个痛快,莫要折磨于他。”

  杨舍大笑道:“我偏不如你意。来人,卸了拓跋悦一只胳膊。”

  一名兵士上前,手中长刀劈下,拓跋悦惨叫一声,一只胳膊被卸了下来,鲜血喷溅。拓跋悦站立不住,噗通倒地。



  拓跋虔怒声大骂。杨舍一摆手,那兵士挥刀在拓跋悦的腿上又砍一刀,将他一条小腿卸下。

  拓跋悦满身是血,哀嚎着向城下爬动。那兵士跟在后面,不时的砍上一刀,刀刀都避开要害,将拓跋悦的两只脚砍下,背部砍了七八道伤口。拓跋悦哀嚎惨叫着,兀自向着城头爬行,身后一道血迹殷然,触目惊心。

  拓跋虔眼泪流出,口中怒骂。忽然间,他伸手从旁边兵士手中取过一柄强弓来,弯弓搭箭,向着城下叫道:“儿啊,休怪我狠心。今日之事,难逃一死。你莫怕,阿爷替你解脱。”

  说话间,劲箭飞出。这一箭居高临下,射出了一百五十步的距离,正中拓跋悦蠕动的后背,将拓跋悦钉在地上。拓跋悦的嚎叫声戛然而止,城头上下更是一片抽气之声,那一刻安静之极。

  拓跋虔丢了弓箭,泪水滂沱,脸上肌肉抽动,伤心之极。

  杨舍大声道:“罢了,陈留王,敬你是一条硬汉,也不折磨你的手下了。来人,将俘虏敌将全部斩首。”

  长刀起落,数十名俘虏的魏军将领人头落地,尸横城下。杨舍调转马头,快速撤离。

  远处,燕军阵中战鼓轰鸣号角震天,攻城开始了。.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92_92675/c1318261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