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1888年初春,明媚的阳光和温润的气候,让人清爽不以,也彰显着今天定会是一个好天气。
可能是时间还早,广州城内远近闻名的“阜康钱庄”,也还没有打开门闩,对外营业。不过依照往日,这也没有什么,毕竟这么大清早的,也没什么人会跑到钱庄来厮混。
不过今天明显与以往的惯例有些不同。此时的门前早已经站着了一位衣着雍容,神采照人的翩翩少年郎。按理说,象这般打扮得少年郎,身侧怎么也的有几个小人小厮伺候着才对,可如今只见几个足有一人多高的大皮箱散乱的堆放在那里外,再不见其他人影。
这位少年郎是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他这么早赶到“阜康钱庄”门前要做什么?这些都没人知晓,甚至没有一个人看到这个少年郎是怎么来到“阜康钱庄”门前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路人也懒得管,大家所关心的是,少年郎随身的使唤奴才到哪里去了?怎敢将小主子一个人扔在这里,也不怕遇上歹人吗?
“嘿,这年头啊,做奴才的也越来越不听话了。”看着孤身一个人站在“阜康钱庄”门前的少年郎,街道上的路人纷纷为少年郎鸣不平,都以为使唤奴才被着主子逃了。
您猜得没错,这位翩翩少年郎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在上一卷我们都管他叫兴华同学,不过嘛!在本卷以后的卷章里,我们就要叫他兴华少爷了。
要说这兴华少爷啊,心思还真缜密的紧呢。这不,在来之前,他就预先蓄了近一个月的头发,然后找了一家上档次的理发店,剪一头堪称样板的“辫子发”,又找当地一位有名的裁缝师傅赶制了三套上等苏缎的马褂。
所以,当兴华少爷穿越时空来到清末1888年的广州街头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尤其是官府府衙们的注意。不过就算他穿着一身现代装束过去,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只不过会被点民众起响亮的外号而已――“二鬼子”。
另外在这里多说一句,这“阜康钱庄”的老板,便是鼎鼎大名的徽商胡雪岩。不过,在1888年的广州,是否开有分号,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是时空穿越小说,本身就不合理,更何况不是什么史料文献,就这么用着吧:)
就在路人纷纷为兴华少爷鸣不平的当口,几个偷睡懒觉的活计,懒洋洋的从阜康钱庄走出来,开始卸下那几扇厚重的大门板,自此,阜康钱庄就算是开始营业了。
“伙计,能否劳烦您帮我把这些箱子抬到店中吗?”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做人还是要有些礼貌的好。
兴华少爷那面说的客气,可这些伙计何称当过“您”这个称啊,受宠若惊的低头连称“不敢不敢。”
不过伙计就是伙计,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嘴上虽然说这话,可手上的活却也没拉下,招呼过来两三小伙计把箱子抬进内堂,自己也低头恭敬的说道“这位小少爷,您老里面请!”,边说,边摆手做请状。
兴华自然不会和这些伙计们客气,径自来到内堂刚一坐定,便有一旁的伺候伙计把茶给沏好,端了上来。本来姚兴华是不会品茶的,不过此时此地,做做样子还是少不了的,可还没等姚兴华品出个味道,分出个红绿来,一个貌似掌柜模样的老头,就走上来前来。
“这位客官,敢问您贵姓?”钱庄不同于当铺,这里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什么可欺客的地方。所以,就算眼光如据的老掌柜从姚兴华喝茶的方式中,就已敢确认姚兴华决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子弟,可仍然是笑脸相迎,诚之一待。
“哦,老人家好,小可姓姚,名兴华,敢问您是这里的掌柜吗?”见有人和自己打招呼,正在死死品茶的兴华少爷连忙起身答话。
“不敢,小老儿正是此间掌柜,弊姓王,可不知道姚公子到小店来是要对兑换现银啊,还是要兑换银票?”原本以为看清楚了来者身份的老者,一见少年郎言谈举止,又有些怀疑自己的眼光了。
“王掌柜,您好,是这样的,家父母临走之前,给小可留下了一笔现银和一些细软之物,这些东西时常带在身边甚是不变。所以小可希望能在贵处把这些银两兑换成银票和一些散碎银子,至于其他细软,则希望能够寄存在贵处,待小可找到落脚之处,即行取走。”姚兴华晓得和这些人要是客气起来,那可真是没完没了了,干脆单刀直入,直接表明来意。
“哦,这自然没有问题,我们阜康钱庄干得就是这份生意。只是不知,姚公子打算兑换多少银两呢?”
“足银两千两。”
“哦,两千两到不是什么大数目,不过姚公子您说的是足银,小老儿少不得要找些人来检验一翻,不知公子是否应允啊?”
“这是自然,王掌柜请便。”
获得姚兴华的同意,老掌柜便转身命人取出一小块银子,拿出去鉴定去了。
看着伙计出去,老掌柜接着同姚兴华聊到。
“听姚公子的口音,似乎北方人吧?”
“呵呵,王掌柜好儿力,小可确是北方人,不过早些年,就随父母出国经商了。”
“哦,怪不得呢。”这个理由本身漏洞很多,不过老掌柜也并无心深探,反而以这个理由,来为自己刚才看走眼开脱。
“什么怪不得?”
“哦,没什么没什么。对了,刚才小老儿好像听说姚公子要找落脚之处?”
“是啊,虽说小可是孤身一人在外,可小可也有在这广州城内常住发展的打算,所以总是要先找一处落脚之地,安身之后才好立命啊。”
“呵呵,话是没错,正巧小老儿手中刚好有一处三进小院,这房子原是小老儿弟弟的宅第,房子虽小,不过却也是精心装饰,近来我那弟弟赚了些洋钱,换了间大房子,便拖我转卖,只是这小门小院的,不知能否入姚公子的法眼阿。”
“三进庭院已经不小了,我也是孤身一人,要是房子太大,我一个人住岂不是孤单的很?所以房子大小不是问题,只是不知道这价钱如何?”
“姚公子这句话,说得倒是在理,那间小院姚公子一人,在雇上那么几个长工,地方倒也是刚刚好,如果姚公子确实有意的话,咱们钱庄做生意,讲的就是个诚字,决不诓人,白银三百两,您觉得行呢,咱们就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契,您看如何?”
一个三进院落,在这个年代是否真的值三百两银子,姚兴华并不是很清楚,不过记得来之前看过一本书,书中记载清末普通农民的一年年均花费大概在二十到三十两银子。由此看来,一间富户居住的三进四合院卖三百两银子,至少看上去还是合理的。
“如此,待此间事了,就劳烦王掌柜带我去看看房子。如无问题,这事就这么定了,您看可好?”
“如此,小老儿就先谢谢姚公子啦。”
\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_16080/c46947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