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执掌星链霸权 > 第175章 一路绿灯?这座城市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

姜哲没有大张旗鼓地召开新闻发布会。


他深知“城市大脑”这种国之重器,低调务实才是王道。


他私下里拨通了一个特殊的号码。


“张秘书,我是飞跃科技的姜哲。”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声:


“姜总,你好。”


这位张秘书,是江城市府核心领导的秘书,也是姜哲之前通过林凡的关系,搭上的线。


“张秘书,有个好消息向领导汇报一下。”


姜哲语气轻松,


“我们飞跃科技研发的‘城市大脑’系统,经过多轮内部测试和极端情况模拟,目前已经具备初步的试用条件了。”


不过数日,江城的市民们,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一些细微却实在的变化。


“诶,今天上班路上怎么这么顺?平时这条路堵得跟停车场似的,今天居然一路绿灯!”


“是啊是啊,我今天送孩子上学,也感觉红绿灯特别‘懂事’,好几次刚到路口就变绿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好像很少看到交警在路口手动指挥交通了?”


“高架桥上的拥堵指数,好像也下来了。”


......


这些零星的议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悄然发生。


市民们并不知道,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核心,正在悄无声息地优化着整个城市的交通脉络。


飞跃科技,“城市大脑”后台监控中心。


姜哲站在巨大的数据可视化屏幕前,看着上面实时滚动的各项城市运行参数。


交通流量、拥堵指数、公共交通准点率......


各项数据,都呈现出积极的优化趋势。


王建国在一旁汇报道:


“姜总,‘城市大脑’介入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试运行一周,根据初步统计,早晚高峰平均拥堵时长缩短了18.7%,主干道平均车速提升了12.5%,轻微交通事故报警率下降了9.3%。”


“市民的正面反馈也在逐渐增多,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具体原因。”


姜哲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还只是开始。”


他说道,


“目前介入的还只是交通领域,下一步,是公共安全、能源调配、应急响应......”


“城市大脑”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他拿起桌上的加密电话,再次拨通了林凡的号码。


“林老,‘城市大脑’在江城试点效果显著。”


“我认为,是时候让我们的‘星星’,真正亮起来了。”


“‘星链计划’二期,可以正式进入轨道部署和全球组网阶段了。”


......


与林凡的通话结束,姜哲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


“星链计划”二期,轨道部署,全球组网。


他没有片刻耽搁,立刻按下了内线电话,接通了总裁办公室秘书台。


十分钟后,飞跃科技灯火通明的第一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


王建国赫然在列,他刚从“城市大脑”数据中心那边赶过来。


其余众人,也都是飞跃科技在各个技术领域的顶梁柱,此刻皆是神情肃穆,等待着姜哲的指示。


他们隐隐感觉到,要有大事发生。


姜哲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会议室,目光扫过全场。


“各位,刚刚结束了‘城市大脑’的初步胜利,辛苦大家了。”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


“但,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庆祝。”


“现在,我宣布,‘星链计划’二期,正式进入全面轨道部署与全球组网阶段!”


此言一出,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星链二期现在就要全面启动?”


“我的天,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太好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们要把卫星撒满天空!”


......


王建国眼中精光一闪,看向姜哲:


“姜总,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城市大脑’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星链’上?”


他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姜哲赞许地点点头:


“老王说得没错。”


“‘城市大脑’的成功,不仅仅是解决了江城的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我们的超级算力集群,以及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核心算法!”


“这套系统,能够驾驭一个超大型城市的复杂数据流,并做出最优决策。”


他环视众人,语气带着一股自信。


“那么,用它来管理一个由数千颗卫星组成的庞大网络,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最终,我们要打造出一套能够高效管理全球卫星网络的‘星链大脑’!”


“星链大脑”,这个词一出,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创造历史的渴望的复杂光芒。


“这......这挑战太大了!”


“是啊,城市交通数据和卫星轨道数据,完全是两个概念!”


姜哲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我知道难度很大,甚至比攻克‘城市大脑’还要大得多。”


“但,我们有基础,有经验,更有林老调拨的那批超级服务器作为坚实后盾。”


“‘城市大脑’已经证明,它们能够胜任这种级别的运算。”


会议一结束,整个飞跃科技瞬间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星链计划”这个名字,如同一个强大的魔咒,点燃了所有技术人员心中的火焰。


他们刚刚从“城市大脑”的鏖战中走出来,本以为可以稍微喘口气。


却没想到,一个更刺激的挑战,已经扑面而来。


但没有人抱怨,反而个个摩拳擦掌。


王建国直接拉着硬件团队,一头扎进了数据中心。


而软件和算法团队,则迅速组建了十几个并行攻关小组展开了热火朝天的研究。


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奇思妙想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城市大脑”的成功,给了他们无比强大的信心和丰富的经验。


那套被林凡称为“屠龙之器”的超级服务器,如今要承载更为复杂的“星链大脑”,更是让工程师们充满了期待。


姜哲也没有闲着,他穿梭于各个攻关小组之间。


他深知,这种时候,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不要局限于‘城市大脑’现有的功能,要敢于想象‘星链’独有的需求。”


“比如,‘星链’的节点是高速移动的,这和城市固定或低速移动的交通单元完全不同,算法模型必须考虑多普勒效应、信号切换的复杂性。”


“再比如......”


.


.


.

.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9_169881/c4679313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