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230章 可他是个人,不是棋子

雨过天晴。
青峰县城沐浴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
联合工作组的办公地点设在县委招待所三楼。
此时,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与初来时截然不同的氛围。
张定坤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厚厚一摞调查材料。
他手里夹着烟,眉头紧锁,但眉宇间那股凌厉的煞气已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和……不易察觉的震动。
“三天。”
张定坤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环视着围坐在长桌边的组员们。
“工作组进驻青峰县三天,开了六场座谈会,随机走访了三个乡镇、八个村、超过五十户签约药农。”
他顿了顿,拿起一份报告:
“核查了扶贫资金台账,审计抽查项目未发现重大违规。”
“合作社签约名单真实有效,走访中绝大多数农户对政策落地表示满意,对前景抱有期待。”
“关于所谓‘强迫签约’和‘收购不兑现’,除了柳林村那个五保户杨老歪的个案,工作组未发现系统性证据。”
他将报告轻轻放下,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至于那个‘深扒哥’……”
张定坤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据省厅网安部门最新协查通报,其人已失联。直播所用身份信息和关联账号均指向伪造,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旨在抹黑我省县域经济改革成果的恶意舆情攻击!”
会议室内一片沉寂。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结论的分量。
“所以。”
张定坤的目光变得异常凝重,最终落在了坐在长桌另一端的郑仪身上。
“郑仪同志。”
他站起身,语气庄重。
“我代表省委联合工作组,正式通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青峰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推动‘青峰模式’改革试点过程中,方向正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网上传播的所谓‘造假骗局’,查无实据,系恶意污蔑!”
“对于青峰县在改革探索中出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个别特殊困难群体帮扶不到位的问题,工作组将如实向省委报告,并提出建议,帮助你们改进工作!”
郑仪缓缓站起身。
脸上没有太多激动的神情,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凝重。
“感谢工作组的辛勤工作和公正结论!青峰县委县政府一定深刻反思不足,全力整改落实!”
散会后,县委招待所前。
张定坤站在车旁,手里夹着一根点燃的烟,烟雾在晨光中袅袅升起。
“郑书记。”
张定坤罕见地主动招呼,声音比来时柔和了许多。
郑仪快步走来,晨光给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
“张书记,您找我?”
张定坤深深吸了一口烟,目光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
“你知道我这次来之前,省里是什么情况吗?”
郑仪安静地站着,没有接话。
“舆情炸锅的那晚,省委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青峰模式'问题严重,必须严查;另一派力保你郑仪,认为这是有人故意抹黑。”
张定坤吐出一口烟圈,眼神复杂。
“两派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是徐省长拍了桌子,说了一句话。”
他转向郑仪:
“他说:‘我相信郑仪这个同志,相信他经得起检验!'“
郑仪眼神微动,但很快恢复平静。
“后来呢?”
他轻声问。
“后来就是你知道的,派了我和老刘来。”
张定坤掐灭烟头。
“但临行前,徐省长又单独找了我。”
“他怎么说?”
张定坤看着郑仪的眼睛:
“他说:‘老张,我要你查清的不只是问题,更要查清郑仪这个人。他到底是把'青峰模式'当作晋升的台阶,还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出路。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郑仪沉默良久,终于开口:
“张书记现在有答案了吗?”
张定坤忽然笑了,那张常年严肃的脸上,浮现出罕见的温和:
“答案不在我这儿,在柳林村那些冒雨按手印的乡亲们心里。”
他拍了拍郑仪的肩膀:
“年轻人,路还长。记住徐省长那句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到了,老百姓会记得你;做不到,再大的名声也是虚的。”
刘建华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老张,车准备好了!”
张定坤点点头,最后看了郑仪一眼:
“回去吧,不用送了。青峰县这一摊子,够你忙的。”
车队缓缓驶离县委大院。
郑仪站在原地,晨风拂过他的发梢,远处的山峦笼罩在金色的光晕中。
高琳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旁:
“书记,刚刚接到消息,市网信办已经对'深扒哥'及其背后团队启动调查,初步发现他们接受境外NGO(非政府)组织资助,涉嫌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信息。”
“嗯。”
郑仪只是简单应了一声,目光依旧追随着远去的车队。
“还有,市委唐书记秘书来电话,说唐书记想请您明天去市里一趟,当面汇报这几天的情况。”
郑仪收回目光,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他转身向县委大楼走去,脚步沉稳有力:
“告诉唐书记,我明天准时到。另外,通知贺铮和林姝,下午三点,常委会议室,我们研究一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监管和舆情应对。”
“是,书记。”
高琳快步跟上,又想起什么:
“对了,杨老歪那个侄子杨树根,刚才在县委门口等了好久,说要当面向您道歉。”
郑仪微微一怔,随即点头道:
“让他到我办公室吧。”
县委大楼,三楼。
杨树根被高琳引进来时,局促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一顶旧布帽,鞋底还沾着柳林村特有的红泥。
“郑、郑书记......”
他站在门口,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惶恐和愧疚,喉咙里像是堵了什么东西,声音干涩发紧。
郑仪从办公桌后起身,走到他面前:
“树根同志,坐。”
杨树根盯着光洁的地板,又低头看看自己沾满泥的胶鞋,愣是没敢动。
高琳贴心地拿来了几张报纸垫在沙发前:
“坐这儿吧,没关系。”
杨树根这才小心翼翼地挨着沙发边沿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
“郑书记,我......”
他的喉结滚动了几下,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我对不起您!我二叔那个老糊涂差点害了您!害了合作社!害了全村!”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高琳吓了一跳,郑仪却面色如常,上前一步扶住杨树根结实的臂膀:
“起来说话。”
杨树根不肯起,额头抵着地板,声音哽咽:
“要不是您,我们村现在还在吃救济粮!可我二叔那个老混蛋......”
“先起来。”
郑仪手上加了力道,硬是将这个大男人拉了起来。
“你二叔的事,不怪你。”
杨树根抬起头,眼眶通红:
“可工作组都来了!我听说省里的大官都惊动了!”
郑仪示意高琳倒茶,自己则在杨树根对面坐下:
“工作组来是好事。有问题就查,查清了才能让'青峰模式'走得更远。”
茶水冒着热气,郑仪亲手将茶杯推到杨树根面前:
“喝口水,慢慢说。”
杨树根双手捧着茶杯,热度透过粗粝的掌心传来,似乎给了他一丝勇气:
“郑书记,其实......其实我二叔从前不是这样的。”
他低下头,声音低沉:
“我爹死得早,是我二叔把我拉扯大的。那时候他勤快,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带着我开荒种地......”
茶杯在他手中微微发颤:
“后来......后来村里遭了灾,他去镇上要救济,被人当皮球踢来踢去,最后被打断了腿......”
郑仪目光微动。
“从那以后,他就变了。”
杨树根的声音越来越低。
“他说,种地没用,勤快没用,当老实人更没用......”
杨树根的话音落下,办公室里一时寂静无声。
郑仪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低垂。
半晌,他抬起头,眼神已是一片清明:
“树根同志,你先回去照顾你二叔。告诉他,县里会派人专门帮扶他,治好他的腿。”
杨树根猛地抬头,眼睛瞪得老大:
“郑书记,您......您还愿意管他?”
郑仪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杨树根:
“当年是谁打断了他的腿?”
杨树根的声音陡然低沉:
“是......是镇上原来的民政所长,叫马红军。”
郑仪的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
马红军。
正是那个被他送进监狱的前交通局局长。
原来冥冥之中,这些人的命运早就纠缠在了一起。
“他现在在牢里。”
郑仪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坚定。
“但该还的债,一分不能少。我会让民政局特事特办,把你二叔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医药费全免。”
杨树根的眼眶瞬间红了,这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扑通一声又要跪下,被郑仪一把扶住:
“别这样。回去告诉你二叔,政府欠他的,现在还。但他也得答应我,从今往后,好好过日子。”
杨树根连连点头,眼泪再也控制不住,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
“郑书记......我......我替老杨家谢谢您!”
送走杨树根后,办公室重归宁静。
高琳轻轻关上门,转身时发现郑仪依旧站在窗前,背影罕见地显得有些孤寂。
“书记......”
高琳欲言又止。
郑仪没有回头,声音低沉:
“高主任,你说,我们这些当官的,有时候是不是太......聪明了?”
高琳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郑仪是在反思对杨老歪的“棋子”态度。
“书记,您当初留着他,也是为了应对今天的局面。”
高琳斟酌着词句。
“一个地方若太干净了,反而让人怀疑。有时候,就得留这么一两个‘问题户',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若非如此,工作组突然抽查,我们连个缓冲都没有。”
郑仪转过身,目光严肃:
“可他是个人,不是棋子。”
高琳沉默。
郑仪走回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杨树根留下的、皱巴巴的医院诊断书,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杨老歪双腿骨折后未得到妥善治疗留下的后遗症。
“我们总说‘为人民服务',可真正到了做事的时候,又习惯性地把老百姓当作达成目的的工具。”
郑仪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自嘲:
“这一课,我郑仪记下了。”
他拿起内线电话:
“帮我接民政局王局长......对,现在。”
高琳识趣地退出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当天下午,县委常委会上,郑仪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提议:
“我建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困难群众清零行动'。”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
“不是走过场,不是填表格,而是实打实地走进每一个像杨老歪这样的特殊困难户家中,听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会场一片寂静。
“我知道,这类人往往最难缠、最不讲理、最让人头疼。”
郑仪的声音不疾不徐:
“但正是这些人,才能真正检验我们的群众工作做没做到位。”
刘希第一个反应过来:
“郑书记说得对!以前我们扶贫考核总盯着平均数、覆盖率,却忽视了那些'刺头',结果埋下了隐患。”
林姝若有所思:
“其实杨老歪这样的个案,如果处理好了,反而会成为我们工作最好的证明。”
贺铮挠了挠头,实话实说:
“可是书记,这些人很多都是积年累月的'老油条'了,有的甚至是故意找茬......”
郑仪的目光变得锐利:
“那又如何?”
“他刁难,我们就不管了?他耍无赖,我们就放弃了?”
郑仪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
“同志们,我们党的干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势利了?对听话的、能出政绩的群众就笑脸相迎,对难缠的、有问题的群众就避之不及?”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9_169832/c1547836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