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 第3章 秀艺新篇

南京的清晨总是伴随着鸟鸣声醒来。沈若兰早早起床,站在窗前看着院中的紫藤,心中思绪万千。程远山昨晚告诉她,他今天要去城外办事,可能晚些才回来。这给了她一个独自思考和规划的机会。

"娘亲,您醒得好早呀。"沈清韵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床上爬起来,向母亲走去。

沈若兰微笑着蹲下身,温柔地抚摸女儿的脸颊,"宝贝也醒啦。今天想做什么?"

沈清韵歪着头想了想,"我想去看看那个店铺,就是爹爹说要给您开绣坊的那个。"

沈若兰心中一暖,女儿如此懂事,总是将她的事情放在心上。"好啊,那我们吃过早饭就去。正好爹爹今天有事外出,我们可以好好看看那个地方,规划一下绣坊的布置。"

简单梳洗后,母女俩来到餐厅用早餐。钱叔说程远山一早就出门了,临走前嘱咐他照顾好沈若兰和沈清韵,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向他提出。

"钱叔,今天我想带清韵去看看夫子庙那边的店铺,顺便考察一下周围的环境,为开设绣坊做些准备。"沈若兰说道。

钱叔点点头,"夫人放心,我已经备好了马车,随时可以出发。不过,"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严肃,"程先生特意嘱咐,外出时要多加小心,避免引人注意。"

沈若兰明白钱叔的顾虑,"我知道。我们会小心的,不会惹麻烦。"

用过早餐,沈若兰带着沈清韵,在钱叔的陪同下,乘坐马车前往夫子庙。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洒在古城的屋檐上,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明媚。

路上,沈清韵好奇地看着街边的景色,不时向母亲提问。沈若兰耐心地回答着女儿的每一个问题,享受着这难得的母女时光。

"娘亲,我们在南京会住很久吗?"沈清韵突然问道,眼中带着些许期待和不安。

沈若兰轻抚女儿的发丝,"这要看情况。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你喜欢南京吗?"

沈清韵点点头,"喜欢。这里有紫藤,有好多漂亮的房子,还有秦淮河和夫子庙。而且,最重要的是,爹爹也在这里。"

沈若兰心中一动,没想到女儿如此在意程远山的陪伴。这段时间的分离,似乎让沈清韵更加珍视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

"是啊,爹爹也在这里。"沈若兰柔声道,"所以我们会尽量在南京多住一段时间,让你和爹爹好好相处。"

沈清韵开心地笑了,搂住母亲的脖子,"谢谢娘亲!我爱您!"

沈若兰紧紧抱住女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只要有这个可爱的小天使在身边,一切都值得。

马车很快就来到了夫子庙附近,沈若兰带着沈清韵,在钱叔的陪同下,径直走向那处空置的店铺。阳光下,那幢二层建筑看起来更加宽敞明亮,窗户很大,阳光可以充分照射进来,非常适合作为绣坊。

沈若兰拿出程远山给她的钥匙,打开店门,带着女儿和钱叔走了进去。白天的店铺比昨天看起来更加宽敞明亮,阳光透过大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形成了一片片明亮的光斑。

"这里真好看!"沈清韵欢呼着,在空旷的店铺里跑来跑去,脚步声在空荡的房间里回响。

沈若兰微笑着看着女儿的欢快身影,心中已经开始构思绣坊的布置:一楼做展示区,分为传统绣品区和新式绣品区;二楼则分为工作室、会客室和储藏室。每个区域的陈设、灯光、色彩搭配,都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形。

"钱叔,您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适合开绣坊吗?"沈若兰询问道。

钱叔环顾四周,点点头,"地段很好,人流量大,而且店面宽敞明亮,确实适合做绣坊。不过,装修和布置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人手。"

沈若兰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是的,我准备请些工匠来进行简单的装修,主要是粉刷墙壁,添置一些家具和展示柜。至于绣娘,我打算先从杭州请几个过来,同时在南京招募一些有基础的姑娘进行培训。"

钱叔赞许地点点头,"夫人考虑得很周全。如果需要帮忙联系工匠或招募绣娘,您随时可以吩咐。"

沈若兰感激地看了钱叔一眼,"多谢钱叔。其实,有一件事想请您帮忙。"

"夫人请讲。"钱叔恭敬地说道。

沈若兰从包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钱叔,"这是给杭州周玲珑的回信,麻烦您找人尽快送到杭州。信中我已经表达了在南京开设秀艺坊分店的意愿,并向她请求支援一些绣娘和材料。"

钱叔接过信,小心地收好,"夫人放心,我会找个可靠的人,尽快将信送到杭州。"

沈若兰点点头,然后继续在店内规划着。她在脑海中勾勒出每一个角落的布置,时不时用小本子记下一些需要采购的物品和装修的细节。

就在这时,店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果然是沈夫人。"

沈若兰转身,只见宋玉芙站在门口,身着一袭湖蓝色旗袍,发髻挽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优雅而不失威严的气质。她身后跟着两名年轻女子,看起来像是她的侍从。

"宋小姐?"沈若兰惊讶地看着来人,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宋玉芙。

宋玉芙微微一笑,"我路过此处,看到有人在店内,仔细一看,原来是沈夫人。"她环顾四周,"看来沈夫人是打算在南京开设绣坊?"

沈若兰不置可否,"只是看看而已,还没决定。"她警惕地看着宋玉芙,不知道对方的来意。

宋玉芙似乎看出了沈若兰的顾虑,笑了笑,"沈夫人不必紧张。我今天来,是专程找你的。"

沈若兰挑眉,"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宋玉芙看了看四周,"能否找个安静的地方详谈?"

沈若兰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二楼有个小会客室,我们可以上去谈。"她转向钱叔,"钱叔,麻烦您照看一下清韵。"

钱叔点头应允,沈若兰则带着宋玉芙上了二楼。会客室虽然简陋,但还算整洁,有一张小茶几和几把椅子。

"抱歉招待不周,这里刚接手,还没来得及布置。"沈若兰歉意地说道,示意宋玉芙入座。

宋玉芙摆摆手,"不必客气。"她坐下后,直奔主题,"沈夫人,我今天来,是因为知道了你们在南京的处境,想来提供一些帮助。"

沈若兰警觉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我们的处境?"

宋玉芙淡然一笑,"我现在的身份是南方政府的文化宣传官,负责联络各地有影响力的文化人士和商贾。程先生与南方政府的联系,我自然知晓一二。"

沈若兰沉思片刻,"那你今天来找我,是想说什么?"

宋玉芙认真地看着沈若兰,"首先,我要警告你,杨军长已经派人来到南京,暗中搜查程先生的下落。虽然目前尚未发现你们的具体位置,但危险始终存在。"

沈若兰心中一紧,"这我已经知道了。程远山告诉过我。"

宋玉芙点点头,"那就好。不过,我有一些更具体的信息:杨军长的人主要集中在城南和城西地区搜查,暂时还没有关注到夫子庙这一带。所以,如果你打算在这里开设绣坊,短期内应该是安全的。"

沈若兰惊讶于宋玉芙的坦诚,"多谢提醒。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帮我们?"

宋玉芙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因为我们现在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杨军长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他不仅迫害程先生,也对我们宋家下手。我父亲至今还被软禁在上海的宋府中。"

沈若兰心中了然,原来宋玉芙的帮助,源于共同的敌人。但她依然有些疑惑,"就算如此,你也没必要亲自来提醒我。"

宋玉芙沉默片刻,然后坦然道:"其实,我还有一个私人请求。"

沈若兰挑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宋玉芙从随身的包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沈若兰,"这是一封给我父亲的信。我希望,如果有机会,你能帮我将它转交给上海的宋老爷子。"

沈若兰惊讶地看着宋玉芙,"可是,我们已经离开上海了,怎么......"

"我知道你们与杭州的周家有联系,而周家在上海也有生意往来。"宋玉芙解释道,"我希望通过这条线路,能将信送到父亲手中。"

沈若兰接过信,沉思片刻,"我可以试试,但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

宋玉芙感激地点点头,"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她顿了顿,又说道,"另外,我听说你在杭州与周玲珑合作开了一家绣坊?"

沈若兰点点头,"是的,秀艺坊。"

宋玉芙眼前一亮,"秀艺坊的名声在江南一带已经不小了,尤其是那些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新式绣品,很受欢迎。"她微微一笑,"如果你打算在南京开设分店,我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沈若兰惊讶地看着宋玉芙,"你愿意帮我?"

宋玉芙点点头,"作为南方政府的文化宣传官,我有责任支持和推广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产业。你的新式绣品,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沈若兰听出了宋玉芙话中的言外之意:这种合作,既能帮助她在南京立足,也符合宋玉芙的官方职责,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那我该如何回报你的帮助?"沈若兰直截了当地问道。

宋玉芙微微一笑,"除了帮我传信给父亲外,我希望你能在适当的时候,为南方政府制作一些宣传用的绣品,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当然,这些都会按照市场价格支付报酬。"

沈若兰考虑了一下,这个条件并不过分,反而对绣坊的发展有利。"好,我接受。"

宋玉芙满意地点点头,"那么,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她从包中取出一张名片,递给沈若兰,"这是我在南京的办公地址和联络方式。如果有任何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

沈若兰接过名片,小心地收好,"多谢宋小姐。"

宋玉芙站起身,准备告辞,"不必客气。对了,"她犹豫了一下,"程先生知道你要在南京开设绣坊吗?"

沈若兰点点头,"知道,而且他很支持。"

宋玉芙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那就好。希望你的绣坊能在南京取得成功。"

送走宋玉芙后,沈若兰回到一楼,看到沈清韵正在钱叔的陪伴下,好奇地观察着店内的每一个角落。

"娘亲,那位阿姨是谁啊?她看起来好漂亮。"沈清韵问道。

沈若兰微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是一位旧识,以前在上海认识的。"

沈清韵似乎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但也没有继续追问。她拉着母亲的手,兴奋地说道:"娘亲,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在这里帮您绣花!等我长大了,就像您一样,成为一个厉害的绣娘!"

沈若兰被女儿的话逗笑了,"好啊,不过在那之前,你要先好好学习,把基本功练扎实。"

沈清韵用力点头,一脸认真,"我会的!"

看着女儿天真的模样,沈若兰心中满是温暖。无论未来如何,有这个可爱的小天使陪伴,她都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

在店铺又停留了一会儿,沈若兰已经基本确定了绣坊的布局和需要采购的物品。她决定尽快开始装修和筹备工作,争取在一个月内正式开业。

离开店铺,沈若兰带着沈清韵和钱叔在夫子庙附近逛了逛,采购了一些日常用品和绣坊所需的基本材料。期间,沈若兰留意着周围的环境和人群,谨记程远山的叮嘱,保持警惕,但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傍晚时分,一家三口返回宅院。刚进门,就看到程远山已经回来了,正在院中的紫藤架下等候。看到他们,程远山立刻迎了上来。

"你们去哪了?我回来没看到人,有些担心。"程远山的语气中带着关切。

沈若兰解释道:"我们去看了夫子庙那边的店铺,顺便采购了一些日用品和绣坊的基本材料。"

程远山松了口气,"下次出门,最好提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有个准备。"

沈若兰点点头,"知道了。对了,我已经决定在那里开设绣坊,并给周玲珑写了信,请她支援一些绣娘和材料。"

程远山惊喜地看着她,"太好了!这个决定我完全支持。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沈若兰思索片刻,"装修和布置可能需要一些人手,不知道你有没有认识的可靠工匠?"

程远山点点头,"这个简单,我认识几个老实可靠的工匠,明天就让他们去店里看看,按照你的要求进行装修。"

沈若兰感激地看了程远山一眼,"那就麻烦你了。"

程远山摆摆手,"这算什么麻烦。对了,"他突然想起什么,"我今天去城外,遇到了一位南京的知名绣娘,名叫吴梅。她的绣艺在南京很有名气,尤其是金陵绣的技法非常精湛。"

沈若兰眼前一亮,"金陵绣?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绣法?"

程远山解释道:"金陵绣是南京特有的一种刺绣技艺,与苏绣、湘绣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绣之一。它的特点是用金丝银线绣制,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多用于绣制龙凤、花鸟等题材。"

沈若兰对这种从未接触过的绣法充满了好奇,"听起来很有特色。如果能学习这种技法,并将其融入我们的新式绣品中,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程远山微微一笑,"我已经向吴梅提及了你,她很有兴趣见见你。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

沈若兰惊喜地点点头,"那真是太好了!多谢你的安排。"

程远山见沈若兰如此开心,心中也充满了满足感。他蹲下身,抱起一旁的沈清韵,"宝贝,今天玩得开心吗?"

沈清韵用力点头,"开心!我看到了好多漂亮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吃的!"她兴奋地向父亲描述着今天的见闻,程远山则耐心地倾听,不时发出赞叹或鼓励的声音。

看着父女俩亲密互动的场景,沈若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段时间以来,程远山确实变了很多,不仅更加体贴和理解她,对女儿的关爱也明显增加了。或许,南京之行真的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能够弥合过去伤痕,重建家庭的机会。

晚餐时,程远山详细询问了沈若兰对绣坊的规划和想法,认真听取她的意见,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他还承诺,会尽全力支持她的事业,无论是在资金、人脉还是安全方面。

"对了,"程远山突然想起什么,"你今天去店铺,有没有遇到什么异常情况?"

沈若兰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是否该告诉程远山关于宋玉芙的事情。但转念一想,既然他们现在是同一战线上的盟友,坦诚相待是必要的。

"我今天在店里碰到了宋玉芙。"沈若兰如实相告,"她来找我,提醒我杨军长已经派人来到南京,暗中搜查你的下落。不过,据她所说,杨军长的人主要集中在城南和城西地区,暂时还没有关注到夫子庙一带。"

程远山的脸色变得严肃,"这个消息我也听说了。杨军长确实加大了对我们的搜查力度。"他沉思片刻,"宋玉芙还说了什么?"

沈若兰将宋玉芙提出的合作建议告诉了程远山,包括帮她传信给宋老爷子,以及为南方政府制作宣传用的绣品。

程远山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合作对你的绣坊确实有利,而且也符合我们目前的处境和立场。不过,传信给宋老爷子这件事,需要小心处理,以免引起杨军长的注意。"

沈若兰点点头,"我明白。我会谨慎行事,不给你添麻烦。"

程远山摇摇头,"你不必这么说。我们是夫妻,共同面对困难是应该的。"他顿了顿,"不过,我确实担心你的安全。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立即告诉我。"

沈若兰被程远山的关心所感动,点头答应。

晚餐后,程远山陪沈清韵玩了一会儿,然后将她哄睡。沈若兰则在书房整理今天的采购清单和装修计划,为明天的筹备工作做准备。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沈若兰伏案工作,直到听到轻轻的敲门声。

"还没休息?"程远山推门而入,看到沈若兰还在灯下工作,不禁关切地问道。

沈若兰抬起头,微微一笑,"快了,就是把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免得忘记。"

程远山走到她身边,看了看桌上的纸张,"规划得很详细啊。"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赞许。

沈若兰谦虚地说道:"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还需要实践检验。"

程远山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不要太劳累,身体是最重要的。"他顿了顿,"对了,有件事情忘了告诉你。明天早上,家庭教师会来为清韵上第一课。如果你有时间,可以一起参与,看看教学情况如何。"

沈若兰点点头,"好的,我会安排时间。"

程远山笑了笑,"那我就不打扰你了,早点休息。"说完,他轻轻带上门,离开了书房。

沈若兰望着程远山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这段时间以来,程远山的态度和行为确实让她感到欣慰和感动。他不仅尊重她的独立和事业,还全力支持她的决定,这是沈若兰从未想过的转变。

收拾好桌上的文件,沈若兰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她看到月光下的紫藤,那淡紫色的花朵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静谧和美丽。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6_166603/c177255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