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 第5章 锦囊良策

晨曦初露,沈若兰已经起身梳妆。今天是工匠们开始装修店铺的日子,她计划亲自到场监督并提出具体要求。镜中的自己,眼神比来南京时更加坚定,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这些天来,程远山的体贴与支持,女儿的快乐成长,以及事业的新起点,都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希望。

"夫人,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张妈在门外轻声道。

"知道了,马上就来。"沈若兰最后整理了一下发髻,确认自己衣着得体后,便前往餐厅。

餐厅里,程远山正在教沈清韵认识报纸上的字。见到沈若兰进来,父女俩同时抬头。

"娘亲早!"沈清韵欢快地喊道。

程远山也微笑着点头致意,"早。我刚刚收到消息,工匠们已经在店铺那边等候了。"

"这么早?"沈若兰有些惊讶。

程远山轻笑,"他们都是做老本行的,知道时间就是效率。我特意嘱咐他们按照你的要求来,所以他们想早点与你沟通具体细节。"

沈若兰感激地点头,"那我吃完早饭就过去。"

"我和您一起去!"沈清韵急忙说道,"我想看看娘亲的新绣坊。"

沈若兰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不行,今天你要上课。李先生待会儿就到,你不能失约。"

沈清韵失望地撅起小嘴,但没有反驳。程远山见状,安慰道:"等周末,爹爹带你去看。到时候装修已经开始,会比现在好看得多。"

沈清韵这才展露笑颜,"好吧,那我等周末。"

用过早餐,程远山起身道:"我送你去店铺吧,正好我今天要去城南办事,可以顺路。"

沈若兰本想婉拒,但考虑到程远山近来的表现,便点头答应。临行前,她叮嘱张妈照顾好沈清韵,确保她认真学习,然后才跟随程远山出门。

马车缓缓驶向夫子庙,沈若兰透过窗帘看着街上的行人,心中思索着绣坊的规划。程远山坐在对面,静静地看着她出神的样子,嘴角含着一丝淡笑。

"在想绣坊的事?"程远山轻声问道。

沈若兰回过神来,点点头,"是啊,我在考虑要如何将金陵绣的特色与我们的新式绣品结合起来。"

程远山若有所思地说:"金陵绣讲究'金碧辉煌',与你之前的作品风格确实有些不同。不过,我相信以你的才华,一定能找到完美的融合方式。"

沈若兰有些惊讶于程远山对绣艺的了解,"你对金陵绣也有研究?"

程远山笑了笑,"算不上研究,只是来南京前做了些功课。毕竟,我知道你对刺绣的热爱,也知道这是你最擅长的事业。"

沈若兰内心一暖,没想到程远山竟为了她做了这些准备。"谢谢你的用心。"她轻声道。

程远山摇摇头,"不必言谢。对了,我昨晚收到杭州的回信,周玲珑说她会在两周内派几名熟练的绣娘来南京支援,并送来一批上好的丝线和绣布。"

沈若兰眼前一亮,"这真是太好了!有了杭州绣娘的帮助,再加上我打算招募的几位南京本地绣娘,绣坊的人手就足够了。"

"周玲珑还提到,"程远山继续道,"她托人带了一封信给宋老爷子,已经安全送达。"

沈若兰微微点头,心中暗自庆幸宋玉芙的事情得到妥善处理。虽然她与宋玉芙曾是情敌,但在当前的处境下,两人选择了合作而非对抗,这对双方都有利。

马车到达了夫子庙附近的店铺,程远山亲自扶着沈若兰下车,然后交代车夫稍后来接她。

"我办完事就回来接你,"程远山说道,"如果有任何需要,让工匠派人来城南的平安茶馆找我。"

沈若兰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目送程远山离去,沈若兰转身走向店铺。门口已经聚集了七八个工匠,看到她来了,纷纷行礼问好。为首的是一位年约五十的老者,自我介绍名叫王师傅,是负责装修的总工。

"夫人,您来了。我们已经查看过店铺的情况,基本结构很好,只需要进行一些内部调整和装饰。您有什么具体要求,尽管提出来。"王师傅恭敬地说道。

沈若兰从包中取出一份图纸,展开给王师傅看,"这是我设计的绣坊布局。一楼主要做展示区和接待区,分为传统绣品区和新式绣品区;二楼则分为工作室、会客室和储藏室。"

王师傅仔细查看图纸,不时点头,"夫人的设计很合理。只是有一点,二楼西侧的墙壁可能需要加固,不太适合开大窗户。"

沈若兰思索片刻,"那就把窗户改小些,但要保证采光。工作室的光线非常重要,绣娘们需要足够的自然光来辨别丝线颜色。"

王师傅点头应允,"明白了,我会妥善处理。对了,夫人对装饰风格有什么要求吗?"

沈若兰环顾店内,"我希望整体风格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木质结构要保留,但不要过于厚重;墙面以浅色为主,可以在局部使用一些淡雅的花纹;展示柜要简洁大方,突出绣品本身的美感。"

王师傅边听边记,对沈若兰的审美表示赞赏,"夫人真是好眼光。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南京人的喜好,又有创新之处,定能吸引顾客。"

接下来,沈若兰详细指导各位工匠关于材料选择、颜色搭配和具体施工细节的要求。她对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构想,从光线角度到展示方式,无不考虑周全。工匠们对这位既有见识又有主见的女主人心生敬佩,纷纷表示会按照她的要求精心施工。

安排完一切,已是正午时分。沈若兰本打算回家,却在店门口遇到了一位意外的访客——宋玉芙。

"沈夫人,好巧。"宋玉芙一袭淡绿色旗袍,举止优雅,身后跟着两名侍女。

沈若兰警觉地打量四周,确认没有可疑人物后,才轻声道:"宋小姐怎么来了?"

宋玉芙微微一笑,"我刚从文化局开会回来,路过此处,想起你提到要在这里开设绣坊,就过来看看。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装修了。"

沈若兰点点头,"是啊,希望能早日开业。"她顿了顿,"周玲珑已经把你的信送到宋老爷子手中了。"

宋玉芙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激,"多谢。父亲还好吗?"

"信中没有详细说明,只说信已安全送达。"沈若兰委婉地回答。

宋玉芙理解地点头,"已经足够了。对了,"她压低声音,"我有些重要消息要告诉你,但不适合在这里说。你能否找个私密的地方谈谈?"

沈若兰犹豫片刻,考虑到宋玉芙的身份和可能带来的信息价值,便道:"附近有家茶楼,环境清幽,我们可以去那里。"

两人并肩行走,侍女们跟在后面,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茶楼位于一条僻静的小巷内,名为"清风轩",是当地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沈若兰选了二楼靠窗的位置,要了一壶龙井和几样点心。

待茶斟好,人走远,宋玉芙才开口道:"昨晚我收到消息,杨军长派来的人已经在夫子庙附近出现了。"

沈若兰心头一紧,"这么快?"

宋玉芙点点头,"他们行动比我预想的还要迅速。不过目前看来,他们还没有锁定具体位置,只是在这一带进行排查。"

沈若兰沉思片刻,"那我们是否应该暂停绣坊的装修?"

宋玉芙摇摇头,"恰恰相反,我认为你应该加快进度,尽快开业。"见沈若兰疑惑的眼神,她解释道:"杨军长的人在搜查什么?是程远山。而一个正在装修并即将开业的绣坊,其老板是一位女士,这与他们的搜查目标并不吻合。反而,明目张胆地进行装修,公开亮相,反而能消除他们的怀疑。"

沈若兰思索着宋玉芙的话,觉得有一定道理,"但程远山毕竟是我的丈夫,如果他们查到这一点......"

宋玉芙淡然一笑,"这就是我今天来的另一个目的。我有个提议:对外宣称,秀艺坊南京分店是由杭州秀艺坊老板沈若兰女士独资开设,与程远山无关。这样,即使他们查到你是程远山的妻子,也不会直接联系到程远山本人。"

沈若兰挑眉,"这个策略确实可行,但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程远山的妻子会独自在南京开设绣坊。"

宋玉芙胸有成竹地说:"很简单,就说你来南京探亲,看中了商机,决定分开发展。这在商界夫妻中并不罕见。而且,"她意味深长地看着沈若兰,"以你和程远山的过往,外界知道你们关系并不融洽,这个说法相当可信。"

沈若兰有些惊讶于宋玉芙对她与程远山关系的了解,但不得不承认,这个策略确实巧妙。"你的提议很有道理,我会认真考虑。"

宋玉芙满意地点点头,又从随身的包中取出一张名片,递给沈若兰,"这是南京文化局艺术处的牌子,我已经让人把秀艺坊列入了重点扶持的传统工艺项目。有了这个身份,你的绣坊不仅能得到一些政策优惠,还能增加正当性,减少杨军长手下的怀疑。"

沈若兰接过名片,心中惊讶于宋玉芙的周密安排,"多谢你的帮助。"

宋玉芙摆摆手,"不必客气,这也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对了,"她突然想起什么,"绣坊开业时,需要请一些名流前来捧场,增加影响力。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些南京的文化名人和社会贤达,你意下如何?"

沈若兰深知人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陌生的南京,有宋玉芙这样的本地权贵引荐,无疑是极大的助力。"那就有劳宋小姐了。"

两人相谈甚欢,从绣坊经营到南京市场,从艺术创新到文化传承,无所不谈。尽管曾经是情敌,但在共同的利益和事业追求面前,两位聪明的女子却找到了合作的契机和共鸣点。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宋玉芙看了看窗外的日影,起身告辞。

沈若兰也站起来,"我也该回家了,清韵应该已经下课了。"

两人一同走出茶楼,正打算分别,宋玉芙突然压低声音道:"小心那边那个穿灰色长衫的男子,他刚才一直在观察这里。"

沈若兰谨慎地用余光瞥了一眼,果然看到街角有个形迹可疑的男子。她心中一紧,但面上保持镇定,"怎么办?"

宋玉芙思索片刻,"这样,你先上马车离开,我会让人留意他的动向。如果他跟踪你,我的人会设法引开他。"

沈若兰点头应允,然后从容地登上早已等候的马车,向宋玉芙挥手告别。马车缓缓驶离,沈若兰通过车窗的缝隙,看到那个灰衫男子果然跟了上来。

就在这时,宋玉芙的侍女"不小心"撞倒了一个挑担的小贩,担子里的水果滚了一地,引起一阵混乱。灰衫男子被挡住去路,等他绕过人群时,沈若兰的马车已经拐进了另一条街道。

回到家中,沈若兰立即将今天的遭遇告诉了程远山。听完妻子的叙述,程远山脸色凝重。

"杨军长的人果然已经追到南京了。"程远山低声道,"不过,宋玉芙的提议确实有道理。如果你以独立女商人的身份经营绣坊,确实能降低风险。"

沈若兰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宋玉芙还帮我获得了文化局的支持,这对绣坊的发展很有利。"

程远山略显惊讶,"她为什么要帮你?"

沈若兰思索片刻,"表面上看,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杨军长。但我觉得,她可能还有其他考量。也许,在她眼中,我的绣坊能为南京带来一些艺术和商业上的创新,符合她作为文化宣传官的职责。"

程远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无论如何,有她的支持总比敌对要好。既然如此,我们就按照这个策略行事。从今天起,对外宣称秀艺坊南京分店是你独立经营的,与我无关。"

沈若兰有些担忧,"那你呢?如果杨军长的人在南京四处搜查,你的安全怎么保障?"

程远山安慰道:"不必担心,我在南京也有自己的关系网。而且,我们居住的这个院子很隐蔽,位于城西的僻静处,杨军长的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这里。"

沈若兰虽然担忧,但也明白程远山有自己的考量和安排。"那好吧,我会按照这个策略来。不过,"她顿了顿,"绣坊的资金投入不小,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积蓄,不给你添负担。"

程远山摇摇头,"钱不是问题。我已经安排好了,会通过周玲珑转一笔资金给你,表面上看是杭州秀艺坊的投资,实际上是我的支持。这样既能保证资金充足,又不会引起怀疑。"

沈若兰感激地看着丈夫,"谢谢你的安排。"

程远山微微一笑,"不必言谢。我们是夫妻,同舟共济是应该的。"

晚饭后,沈清韵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展示了今天学到的知识。李先生不仅教了她诗词和文章,还讲了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了她的好奇心。

"爹爹,娘亲,李先生说南京有个天文台,可以看到星星和月亮!我们能去看看吗?"沈清韵眼中满是期待。

程远山和沈若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顾虑。考虑到目前的形势,贸然出门可能会增加风险。

程远山蹲下身,摸了摸女儿的头,"等天气更好的时候,爹爹一定带你去。现在还是雨季,去了也看不清星星。"

沈清韵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好吧,那我等天气好了再去。"

哄睡了女儿,沈若兰和程远山在书房商议接下来的计划。

"我打算加快绣坊的装修进度,"沈若兰说道,"按照宋玉芙的建议,越是公开亮相,反而越安全。"

程远山同意这个观点,"是的,隐藏在明处往往比躲在暗处更安全。不过,"他表情变得严肃,"你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店铺和回家的路上。我会安排钱叔暗中保护你。"

沈若兰点点头,"我会小心的。对了,吴梅女士邀请我每周去学习金陵绣,这对绣坊的发展很有帮助。你觉得我还应该去吗?"

程远山思索片刻,"应该去。既然决定了公开经营绣坊,那么与行业内的名师交流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每次出门都要注意安全,最好不要走固定的路线,也不要在固定的时间出门,以免被人摸清规律。"

沈若兰记下这些建议,心中感激丈夫的细心考虑。虽然过去曾有过种种不快,但在当前的危机面前,程远山展现出的担当和智慧,确实让她刮目相看。

"还有一件事,"程远山继续道,"我收到消息,杨军长下周会派一个亲信来南京视察。这段时间,我们要更加小心。你可以继续正常经营绣坊,但我会减少外出,尽量不露面。"

沈若兰握住丈夫的手,"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绣坊的事情,不会给你添麻烦。"

程远山回握住妻子的手,"你从来不是麻烦,反而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听到这样的话语,沈若兰内心涌起一股暖流。多年来,她一直梦想能与丈夫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而不仅仅是附属。如今,虽然是在危机之中,但这种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的感觉,却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踏实。

夜深了,院子里的紫藤花在月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沈若兰站在窗前,望着这片宁静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南京之行,本是被迫的逃离,却意外地带来了事业的新机遇和家庭关系的转机。无论前路如何,此刻的她,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6_166603/c176201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