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207章 看良心

借口这种东西,想找其实有很多。

邪马台是一个孤悬岛,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借口了。

既然杜荷他们想到那抓奴隶,正好让他们出面探探路。

真要出了什么事,也是民间自发行为。

和大唐无关。

要是邪马台敢反抗,那就是跟大唐对着干了。

大唐没办法,只能出兵去平定邪马台。

这样一来,杜荷这些公子哥儿就成了李恪扩张领土的先锋。

“把他们放到辽东,真是一招高明!”

李恪笑着,把奏折收了起来。

看来还得给他们点动力,让他们知道这事儿正合朕意。

当即,他写下诗经的周颂部分,命人送到松漠都督府,给杜荷。

给周颂篇章,意思是大唐就该统治世界,外族人就得给大唐舔鞋。

李恪给杜荷送这个,就是想告诉他,他做得好,以后还得继续加油。

相信杜荷也会懂他的意思,如果他连诗经都没读过,那李恪就真的要失望了。

邪马台的金银丰富的令人发狂,松漠的金银,李恪已经让给百姓开采了。

邪马台的金银,李恪是不打算放手了,就指着这些金银调整钱制呢。

没等李恪闲下来,又来一份急报。

“陛下,房遗爱有急报!”

“房遗爱?”

李恪有些讶异。

他也不是没有关注过杜荷和房遗爱等人的作为,同样知道房遗爱向来没有什么主见。

杜荷就相当于房遗爱的大脑,如今杜荷刚在安东搞出来一摊子事,难道房遗爱也独自做了些事?

李恪接过奏报一看。

确实做出来好大的事啊!

杜荷将目光投向邪马台的时候,房遗爱在松漠也没闲着,忽悠胡人,替他做事。

李恪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对房遗爱的这种做法进行驳斥。

毕竟李恪也知道,就算他再怎么打压异族,大唐终究会不可避免的走向包容和开放。

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李恪打算打下一个前无古人的大疆域。

一时间,不少小部落的百姓,都一股脑去找房遗爱。

夸张的是,连那些深山老林里的强盗,也不知道怎么听说这事的,下山跑去找房遗爱。

房遗爱手下的队伍一下就壮大到两千多。

而且,还有更多人不断加入。

房玄龄一看,这人数有点超乎想象。

现在这两千多人,导致他兑现之前的承诺有点吃力。

松漠怀化那边还没建好,哪儿来那么多资源啊!

房遗爱最后狠了狠心,对最早来投奔的人按照之前的说法,给他们发了一些金银财宝。

后来的千把多人,只能算是口头承诺了。

房遗爱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我是宰相的儿子,我哥娶的是大唐公主,我们肯定不会在这种小事上糊弄你们。

跟着我的,都是大唐国公的子弟,不会干那种没信誉的事。

只是最近手头紧,你看这城还没建好,得缓两年才能兑现承诺。”

众人想想,也是这么个理。

毕竟他们的身份也不低,没必要骗他们吧!

于是,都跑到延津军营,跟着一起训练出操。

至于将来能不能真的拿到承诺的东西,就看房遗爱的良心了。

但至少现在看,房遗爱良心还是有的。

他跟李恪请求资金,在怀化开垦农田,准备兑现承诺。

房遗爱脸皮薄,如果换成杜荷,可能早就把投奔的小部落胡人吃得干干净净不认账了。

不过,说实话。

这些胡人加入大唐后,待遇其实也不错。

唐兵军饷不低,也没哪个将领敢克扣军饷。

就是房遗爱,也不敢动这个念头。

这些胡人,就算当辅兵,一个月也能拿到不少军饷。

如果成了正式兵,军饷就翻两番了。

出去打仗,还经常有赏赐。

这些都是固定的,统一发放,房遗爱不敢在这方面动手脚。

李恪还没细化军饷发放。

如果直接发到个人手里,军队风气会更廉洁。

所以,胡人加入房遗爱的队伍,待遇绝对比之前强多了。

而且,房遗爱也不是真的想赖账。

李恪更不会这么做。

信誉这种东西,一旦毁了,想修复就难了。

东汉末年,汉室为什么会有南匈奴反叛?

不就是因为承诺的平叛粮饷没发放么!

现在辽东胡人编入唐军,李恪当然不会在乎那点小钱。

将来他们可能都不会在辽东待,到时候离家乡远了,怎么可能集体反叛?

李恪看完房遗爱的急报,觉得挺有意思的。

房遗爱的做法,虽然有些人觉得不妥,但李恪觉得没问题。

想要收服胡人,就需要这种厚颜无耻的精神。

手段必须要灵活。

否则真的按照圣贤书去治理胡人,就是自找麻烦。

李恪放下房遗爱的奏折,又拿出一封杜荷的新奏折,有些好奇。

这家伙怎么去了松漠就没有闲下来过?

天天再给他写奏折?

李恪拿起新奏折,就发觉不对。

这奏折实在太厚了。

打开一看,上面居然还画了不少图。

“这是?”

李恪脸上的笑容渐渐古怪。

画上是一名农民抱着大鸡蛋,幸福笑着,宣传语同样夸张。

“来新怀化养鸡,鸡蛋吃不完!”

“新怀化土地,亩产千斤!”

李恪都不知道该说杜荷什么好了。

这特么不就是虚假宣传?

杜荷难不成是疯了?

敢拿着这些东西糊弄自己?

真以为自己是傻子?

应该不会吧?

李恪耐住性子,直接翻到奏折的最后一页。

果不其然,杜荷说起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其实就是为了吸引百姓,往辽东一带迁移。

反正现在的辽东确实是地广人稀。

一家种上百亩田地,都还有富余。

虽然气温低了点,开垦难了点……

但绝对能保证一家人的温饱。

一旦中原的百姓来了辽东,就算发现里面的宣传有问题。

然而实际情况,不还是比他们在老家的时候强太多?

只要能保证这点,来了辽东的百姓们,肯定就不会再走了。

所以,他极力恳请李恪同意他这样宣传。

以此吸引更多百姓。

李恪嘴角一抽。

“这个杜荷,歪点子倒是真的不少!”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6_166042/c467931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