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423章 颁奖大会

“之后召开全体大会颁奖,我会亲自颁奖。”

李恪道。

看到有人紧张,他安慰了几句。

还有其他人也可能得到先进奖,比如发明新武器的人等等。

具体有几个,李恪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但他回去后会根据档案和他们的成就来决定。

“谢谢陛下。”

大家心里又是一阵高兴。

能得到皇帝亲自颁奖,这可是他们的荣幸。

皇帝亲自颁奖,说出来都让人开心。

过了一会儿。

会议结束。

李恪和孙思邈他们收集了一些信息后,回宫。

回到太极殿,李恪马上把陈柏、房遗爱这些重要大臣召集过来。

“关于北清学院的奖励,我已经想好名字了。”

“让你们想的实际奖励内容,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恪问他们。

之前就让他们商量了,其实已经过去挺久,但还没给出结果。

“陛下真是太聪明了。”

“我们商量了一下,想出了几条奖励措施。”

“第一条,每个月的工资涨两倍。”

“第二条,孩子们可以上国子监,家里有老人的直接给养老金。”

“第三条,奖励是终身制的,拿到这个奖励的,四品以下的官员见到了都得行礼。”

杜如晦把奖励措施一说。

这三个奖励听起来挺诱人的。

但李恪觉得还不够满意。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条。

“再加一条,奖励小区房,根据家里人数来,五人以下给一套,超过五人的给两套。”

说到小区房,虽然现在看起来不算太贵,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价格也不便宜。

而且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这东西挺稀缺的,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看能不能选上。

李恪还有个考虑,就是得保证这些顶级教授的安全。

现在买小区房,什么样的人都有,安全方面不太可靠。

这些人才是国家不能失去的,所以国家得保护他们的安全,尽量不要让他们和普通居民混住。

最好能像后世那样,搞个专门的社区。

把这些教授们集中在一个小区,大部分住的都是工作者。

大唐的官员们也应该这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能保证大家的安全。

“陛下睿智。”

房玄龄等人纷纷行礼。

他们对李恪的提议没意见,哪怕奖励更多,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大唐的变化都是这些人带来的,他们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

“那就开始准备吧,我亲自给他们颁奖。”

李恪点头。

给他们一人一本记账本。

上面记录了北清学院这些年教授们的研究成果。

每项成果都有分数,教授们的贡献就是那些分数。

只要分数达标,就能拿到终身奖励,得到先进奖。

上面都有详细记录,每个人做了什么,一目了然,不是光凭一件事情就能决定能不能得奖。

“臣等遵旨。”

陈柏等人拿着登记本离开。

他们得赶紧找出符合条件的人选,然后告诉李恪。

等他们走了,李恪开始批改剩下的奏折。

说实话,李恪对现在的政务有点烦,感觉政务太多。

但想要放权又怕权力外放得太厉害,万一皇权流失就不好了。

有点像明朝设了内阁,但三省的职务其实跟内阁差不多,感觉没必要搞得太复杂。

想了想,还是无奈地继续批改奏折。

在这种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况下,把权力分散出去并不是什么好事。

一周后。

北清学院。

颁奖典礼。

这是头一届,皇帝本人过来颁奖,而且还是给教授们的终身荣誉奖,所以场面搞得很热闹。

来了好多大人物,官商世家的,还有普通百姓也都来了。

那些要被颁奖的教授们,都没提前告诉他们,但大家还是把家人都带来了。

比如李承宗,他母亲、媳妇、女儿,都坐在前面显眼的位置。

这地方不是户外广场,是北清学院中心的大会议室,专门开大会的,能坐下差不多一万个人。

北清学院设计的时候,李恪就想着这些建筑要大一点,别怕浪费,以后这学院必须是全国最牛的。

未来会有好多人才来这里,成为大唐的支柱。

颁奖快开始了,人越来越多,大概有三千多人,都是朝廷的大臣、世家之主,还有顶级发明家。

这是史上最全的人才大聚会,一场会载入史册的大会。

没一会儿,李恪也来了,会议开始了。

主持人先讲了几句,然后李恪上台。

“朕很开心。”

“咱们大唐越来越好。”

“以前,大唐被东突厥欺负,被吐蕃笑话,还有各种威胁。”

“百姓吃不上饭,穿不上暖和的衣服。”

“但现在,都变了,我们的国家会更强,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好。”

“这事,不能全归功于北清学院的教授们,但他们确实出了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值得我们表扬。”

“今天,朕要给他们颁发先进奖,大家给掌声,欢迎以下这些名字……”

“李承宗……孙思邈……”

掌声中,李恪颁给了七个人奖。

他们的成就也被一一介绍。

孙思邈是因为医学界的贡献,虽然没发明什么特别牛的,但发现了很多新方法治病的,提高了医疗水平。

这一年多,孙思邈推动了医学界的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不比那些发明东西的人差。

很快,他们一个接一个上台,在大家的注视下,接受掌声和欢呼。

他们还有感言要说,就是分享一下此刻的心情。

大家都有自己的感慨,大多数都是感动,说话也比较谦虚。

轮到李承宗时,他是这么说的。

“我原本是个人人都觉得该死的人,可现在却站在这里,和大家见面。”

“我对这个奖感到愧疚,同时我也对它充满感激。”

“我希望能用我余下的生命为国家做出贡献。”

“为了大唐……也为了陛下……”

李承宗说话时没有太多煽情的成分。

但这番话却引发了现场最热烈的掌声,尤其是来自百姓们的。

大家都知道,大唐能变成现在这样,全靠李恪的功劳。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6_166042/c4679289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