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462章 罢免

别看柴令武现在的地位没有多高。

但是柴绍留下了宝贵的政治资源给他。

而且朝中的不少将军,也很有可能看在柴绍的面子上偏向柴令武这边。

于是,朝廷就会被分裂三四个阵营,长期以来对大唐的发展是致命的打击。

对于这种斗争,李恪哪怕是作为皇帝,也是无法禁止的,除非说确定了太子之位。

但是,在这个时代,因为他本身就不是长子上位的原因,就算是确定了太子之位也作用不大。

这就是为什么李恪觉得对方是狼子野心,是诛心行为。

“陛下恕罪,还没有查到。”

李君羡低头抱拳。

时间太短了,他无法查的那么详细。

“继续查!”

李恪沉声道。

感受到李恪的态度,李君羡沉声应是。

这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得用心去查才行。

李君羡前脚刚刚离开,后脚侯君集和秦琼等人到来。

“臣等拜见陛下。”

秦琼等人行礼。

“何事?”

李恪目光扫过他们,沉声道。

“听说陛下打算册封太子,我们来问问具体情况。”

刑部尚书李道宗语气严肃道。

册封太子是国家大事,不光是皇帝个人的事,这些大臣和天下百姓也都关心。

李道宗作为刑部尚书,又是皇室的人,对这件事特别上心,想弄清楚是不是真的要册封太子。

“你们都是因为这件事来的?”

李恪没直接回答,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

众人一见李恪这表情,心里都紧张得砰砰跳。

“这是国家根本,我们做臣子的责无旁贷。”

李道宗又说话了。

其他人虽然没有出声,但意思都一样。

“谁跟你说我要册封太子的?”

李恪语气冷冽地问。

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

“外面都在传这个消息。”

李道宗的声音稍微有点变化。

秦琼等人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

李恪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来自皇帝的压力。

“外面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这就是刑部尚书该有的判断力?”

李恪眼神更冷了。

李道宗感到胸口压力剧增。

他没说话,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外面都在讨论,他也就跟着知道了。

“李道宗,从今天起,你不再是刑部尚书了。”

李恪冷冷道。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李恪上任以来,很少革人的职,现在竟然直接把一个尚书革了,而且还因为是亲王。

“陛下!”

李道宗不答应了,自己只是来问问消息,就要被革职?

“退下!”

李恪的声音提高了。

李道宗咬咬牙,甩了甩袖子,转身就走了。

“你们还留着干么?要朕请你们吃饭么?”

李恪对秦琼等人也没好脸色。

这些大臣连消息都没确认就跑来质问自己,这算不算是逼宫?

李恪心里已经在考虑对朝廷官僚结构进行改革了。

李恪革了李道宗的职后,京城里的消息开始变了。

这些大臣都去查册封太子的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李君羡也在查,但一时间找不到消息的源头。

可消息才一个晚上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不是简单的传言。

把秦琼他们赶走后,李恪没心情再批改奏折。

关于太子的人选,李恪其实早就在考虑了。

李安是长子,按理应该是太子。

但李恪自己不是嫡长子,也不想让这个身份在未来几代里起太大作用。

皇子之间的竞争是避免不了的,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显示出它的弊端了。

李恪还有自己的私心,他不确定在众多儿子中,李安是否是最出色的。

孩子们还小,很难判断。

如果不是李安最出色,那应该选谁做继承人?

这是让李恪头疼的问题,他一直在找一个完美的方案。

但世界上哪有完美这回事。

李恪想到了满清的继承制度,不立太子,而是把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密诏上,一份带在身边,一份放在建储匣里。

这种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内斗,但也有问题,比如皇子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加剧。

而且这也不是完全根据能力选继承人,还是有很多主观因素。

李恪陷入了沉思,想找到一个能减少皇帝主观因素,真正根据皇子能力选继承人的方法。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被一阵阵呼唤声唤醒。

“陛下,你在想什么呢?”

秦菲儿担心地看着李恪。

她已经叫了李恪好几回了,但他就是没反应。

“没想什么。”

李恪摇头,强挤出一个笑容。

看到是秦菲儿,李恪并不想把自己的心思告诉她。

毕竟,秦菲儿是李安的母后,血缘上肯定是向着李安的。

“陛下是不是在琢磨坊间的那些传闻?”

秦菲儿温柔笑了笑。

虽然李恪没说,但她心里已经有数了。

除了最近这些事,还有什么能让李恪这么发愁的?

“哈哈,你真是聪明,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李恪笑了笑,把秦菲儿拉过来抱着。

但他还是没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

“陛下,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嘛。”

“安儿虽然是咱儿子,但太子或皇位的事,主要还得看你的决定。”

秦菲儿叹了口气,说道。

李恪的身体微微一僵,眉头轻轻皱了皱。

他下意识觉得,秦菲儿是不是来试探他的。

但转念一想,他和秦菲儿是有过命的交情,应该不至于这样。

“菲儿,你知道秦朝只存在了两代么?”

李恪想了想,突然说了这句。

“知道,怎么了?”

秦菲儿对历史挺了解的,秦朝的事她当然知道。

“秦朝两代,汉朝二十九代,隋朝两代……我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皇位永垂不朽。”

李恪语气沉重。

今天想到了太子的事,也联想到了皇朝的更迭。

历史告诉我们,皇朝换代是正常的现象,每个朝代都难以长久。

但既然穿越了,李恪就希望自己能打破这个规律,找到更长久的方法。

就算不能永远千秋万代,也要超过历史上所有国家,真正地延续千百万年。

“这……”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6_166042/c4679285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