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503章 继续修路

吃药后,等到晚上,等着李恪召她们进宫。

果然,天黑后,李恪的太监来了,她们被召进宫。

很快,就见到李恪,并且说已经吃了药。

“不错,知道怎么办了。”

李恪点头。

三天后。

高句丽女王和新罗女王离开。

在李恪的盛情款待下,她们红光满面回到自己的国家。

送走两人之后,李恪对西突厥的情况又做了一些决断,加强两国的联系。

怎么加强?

以李恪看法,自然是驻扎军事基地和经济贸易。

军事基地可以保证这个国家时刻能够被大唐掌控着。

经济贸易,则是能够保证这个国家的钱源源不断流入大唐。

自然,他们有大唐的新产品发过去,他们也会得到享受的体会。

“陛下,臣以为,在吐谷浑建了条路,应该在西突厥和薛延陀也建一条的。”

程咬金提议道。

这一次大战太爽了。

不用爬山涉水,不用担心战马受不了,也不担心战士们承受不住。

总而言之,就是爽快了很多,给士兵们足够的精力去攻伐一个国家。

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唐的武器太过厉害,让他看着也头皮发麻。

有这样的武器,大唐还有哪个地方是拿不下的?

如果不是李恪觉得灭掉他们处理起来太麻烦,现在已经灭掉他们了。

“诸位觉得如何?”

李恪想了想,没有立即开口。

修建公路自然是好,但是也有不好。

那就是前期是拿自己的钱去帮助他们修建公路。

要到公路收费之后才能够慢慢回本,而且问题在于这两国估计用公路比较少。

因为他们更多的是用战马,用单车和三轮车以及其他车的时候估计是不会用到公路的。

“我觉得,如果这两个国家愿意出钱修路,那咱们可以考虑一下。”

陈柏道。

“让两国自己掏钱修路?”

李恪皱了皱眉头。

这个想法不错,但未免太天真了点。

这两个国家能让大唐在他们国土上修路已经算是让步了。

再让他们掏钱,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搞不好会引发冲突。

其他人也都是一头雾水,纷纷看着陈柏。

“没错!”

“咱们可以用舆论和战争压力来逼他们!”

陈柏语气坚决。

“具体说说。”

李恪还没完全想明白。

“舆论,咱们可以利用现在吐谷浑的情况,大肆宣传两国百姓对唐浑公路的喜爱,说他们渴望和大唐正常交流。”

“战争压力,如果他们不同意,咱们就发动战争,让他们见识一下吐谷浑的下场。”

陈柏慢慢解释。

大臣们有的听明白了,有的还是云里雾里。

他们没说话,只是看着李恪,等他拿主意。

“试试看吧。”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李恪有些惊讶地看着陈柏。

这方法听起来怎么有点像后世大国的作风呢?

“臣遵命!”

陈柏恭敬回应。

他已经有了主意,就等着实施。

会议结束后,陈柏开始行动。

这个计划需要时间。

他让两国商人帮忙宣传,还找到了吐谷浑的一些百姓。

到处宣扬公路的好处,加强两国关系。

底层百姓容易被煽动,他们也知道大唐的强大。

强大的国家推广的东西,他们自然也想要。

陈柏布局完毕后,让人通知两国的国王,夷男和阿史那俄罗。

“想在咱们的土地上修公路?”

“还说是为了我们的百姓?”

“我看大唐是疯了吧!”

两国君王反应几乎一致。

他们清楚,吐谷浑之所以败得快,公路是个大因素。

公路让大唐的军队迅速到达,还有补给优势,让大唐士兵无所畏惧。

现在要在他们土地上修公路,这不是给大唐机会,随时攻打他们吗?

“可汗,如果拒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有大臣建议。

他们了解吐谷浑的遭遇,也清楚大唐的武器有多可怕。

现在得罪大唐,后果真的很难预测,可能会遭遇和吐谷浑一样的命运。

这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可汗,我们其实可以答应。”

“有水泥路,对我们也有好处。”

“比如北迁时,可以利用水泥路运输水源。”

有大臣提出不同的看法。

他们听说过水泥路的好处,也知道它很实用。

如果有了公路,配上三轮车,那就太方便了。

“那不如直接自己修路?”

夷男睁眼道。

修建公路,就是大唐的机会。

这相当于在他的悬梁上挂上长剑。

“可汗,我们不会修啊。”

大臣们尴尬道。

“而且,如果不修,会不会……”

大臣们讪讪道。

尽管他们也觉得憋屈。

但更多还是担心国家和自己的命运。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他们担心吐谷浑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唉……”

“问问西突厥吧,他同意我们也同意。”

夷男最终叹息。

太憋屈了,大唐让他们感到无力。

好在,不单止是他的国家,还有西突厥一起陪同。

没多久,两国交流,最终同意了大唐的条件。

也就是说,两国原因出钱修路,但是要按照他们的线路去修。

消息传回京城,陈柏就高兴地带着消息去见李恪。

得知两国的条件,李恪笑了笑没有拒绝。

估计是想要绕路,使得降低大唐对他们的了解吧。

但路通知后,慢慢会有部落在两边定居的,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最大。

对此,李恪没有意见,让陈柏下去处理。

于是,大唐又建了两条公路。

听说这个消息的新罗和高句丽立刻向大唐上书。

她们也想修条路,从大唐一直通到她们俩的国家。

最好是从京城出发,直接通到她们的王城。

路线还会经过她们国家几个重要的城市,她们表示愿意出钱支持。

这可不是她们两个女王一个人的决定,是跟朝里的大臣们商量过的。

现在两国放低姿态,完全把大唐当成了老大。

他们觉得,跟大唐关系好,就不会有问题。

毕竟,两国的女王跟大唐皇帝似乎还有点亲戚关系。

大唐这边一听到这个消息,当然乐意答应。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6_166042/c4679281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