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误入男频修仙文后,我吃的太好了 > 278章重生成末日被卡墙缝饿死的僵尸头子

想到这里,他便聚精会神地挑选起灵植来,在脑海中仔细回忆着每一种灵植的特性与药性。

不多时,两人便各自挑拣好了一兜灵植。

沈蕴随手召来一名小厮,指着叶寒声手中的文房墨宝道:“把这两兜灵植和他的东西一并拿到柜台去,稍后我一同结账。”

小厮应声上前,恭敬地接过东西,转身快步离开。

就在这时,争吵之声忽然传来。

“朱颜草只剩这一株了!刚才见你没动手我才拿的,现在我刚拿起,你却说是你先看中的?”

沈蕴几人闻声看去。

灵植区的角落处,一名身着蓝白色道服的女修一脸怒色,在和一名白底金纹道袍的男修对峙。

那女修的装束一看便知是天剑门的外门弟子,此刻她将一只玉盒护在身前,盒中静静躺着一株灵植,正散发着柔和而诱人的灵光。

那灵植草茎赤红如朱砂,叶片细长似柳叶,叶脉透着金纹,一看便知是上品灵植。

而男修所穿,则是凌霄宗的服饰。

他抱臂冷笑一声,目光带着嘲讽之意看向那名女修:“这朱颜草我已观察半晌,正在研究其长势如何,你直接上手强夺,还有理了?”

那女修被气得脸色发红:“简直胡搅蛮缠!坊市规矩,无主灵植先取者得!”

“拿来!”男子显然失了耐性,突然欺身逼近,掌心朝上:“此物是我为梨盈师姐准备的拜师礼,如今她即将拜入我凌霄宗清和长老门下,傅渊师叔更是她的亲传师兄!你确定要得罪?”

这句话带着威胁砸下,女修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她本是无依无靠的散修,挣扎多年才因自身三灵根中的木灵根被天剑门破格选入外门,只因今年宗门急需开拓灵田。

纵然她不属于凌霄宗,但同在东域,若当真开罪凌霄宗长老的亲传弟子,日后外出历练时,怕是少不了要被刁难。

想到这里,那名女修不禁有些犹豫。

这朱颜草,向来供不应求。

它不仅是炼制驻颜丹的主材料之一,性质还十分温和。即便加入其它丹药一同炼制,也能帮助清除部分丹毒沉积,就算是直接捣碎了敷面,亦有美容养颜之效。

她攒了许久的灵石,好不容易才碰上这等奇珍,实在不愿轻易放手。

毕竟,若是恰好遇到急需此物的买家,转手之间便能赚上一笔。

这时,一道清冷的女声突然响起。

“不过是一名剑侍转弟子,名不正言不顺,也配讨要拜师礼?竟还为了她在多宝阁内作此恶心行径,我看你是活腻了。”

此话一出,二人吓了一跳,连忙转头看去。

只见一名红衣女子凛然而立,周身威压如潮。

在她身后,竹色衣衫的医修气质清雅,另一位水墨长袍的修士则威仪赫赫,光看穿着便知是翰墨仙宗的高徒。

而凌霄宗男修的目光扫过最后那名银发玄衣的男子之时,瞳孔却骤然收缩。

这…这不是……

司幽昙见他这般反应,便知其已认出自己,眼梢当即危险地眯紧。

他向前逼近一步,盯着那名弟子冷冷开口:“你是凌霄宗何人门下,竟敢私自来天剑门地界生事?”

那弟子被他的气势所慑,踉跄跌退半步:

“我、我……”

“说。”

司幽昙腰身挂着的链刃微动,寒光隐现。

“再支吾半字,我便亲自审问你。”

那弟子吓了一跳,声音带着颤抖:“回司师叔的话,弟子安承启,是静轩真人座下二弟子!”

冷汗浸透中衣,安承启暗自叫苦。

因为凌霄宗附属城中的朱颜草早已售罄,他才千里迢迢绕来白露城的多宝阁,未曾想竟在此地撞见了这位煞星。

司幽昙是他们凌霄宗老祖座下的亲传弟子,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云端人物,此刻怎会现身此地?

心绪纷乱间,安承启匆忙环顾四周。

这才惊觉其余三人的气息皆是如渊似海,周身威压强劲,修为深浅更是难以揣测分毫。

他心头猛地一跳。

这派头,莫不是什么惹不起的大人物?

司幽昙听后眸光更加深邃。

那静轩真人不过元婴中期修为,在门内长老中素来声名不显,未曾想其座下弟子竟如此跋扈,公然在外宗同道面前失仪。

真是丢人现眼。

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转向沈蕴,见她眉宇间尽是不悦,心中更是一紧。

随即冷眼扫向安承启:“此物既是人家先拿的,岂有你在此久观便占理之说?”

安承启身形一滞。

紧接着便听到他最不愿听见的一句话:

“给人家道歉。”

事已至此,安承启也看明白了,司幽昙分明是为外人撑腰来的。

他压下心头的不忿,深吸一口气,先朝着司幽昙恭恭敬敬地躬身:“是弟子言行失当,请师叔恕罪。”

旋即转向那女修,俯身作揖,垂眸低声道:“……方才多有冒犯,恳请仙子海涵。”

然而那女修却猛地侧过身子,毫不领情地避开了他的礼数,眉宇间怒意未消。

安承启的礼行到一半,姿势僵在半空,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自己修为高出此人半截,主动赔罪已是给足司幽昙颜面,岂料她竟当众下自己的脸面。

他好歹也是凌霄宗元婴真人的亲传弟子,何曾受过这等轻慢?

可怒意未及出口,沈蕴的声音已慢悠悠飘来:

“不愧是和梨盈厮混一路的货色,连道歉都透着惺惺作态,这般虚伪,难怪遭人嫌弃。”

这话说得极难听,连叶寒声都听出了她话里明显的迁怒。

他心下暗道:以沈蕴的性子,若非那名叫梨盈的女子曾开罪于她或她在意之人,她断不会如此讥讽出声。

这么一想,多半是对方过错在先。

想到这里,他缓步上前轻按她的肩,温声劝慰:“师妹所言极是,古语有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若口头认错却面无愧色,这般虚伪作态,岂是君子改过之道?”

众人:……

说的什么,听不懂。

这还是修真界吗?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65_165153/c154924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