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成继母后改造全家 > 第九十九章 银贵买书箱

另一边,柳芸带着剩下的三只书箱来到镇上。虽然正值收麦时节,街上人不多,但她还是选择在面馆门口摆摊。阳光下,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一边吃着面,一边向过往的人介绍这新奇的书箱。可惜听到价格后,大多数人都露出为难的神色,摇摇头走开了。

“这价格是贵了些,”一位穿着儒衫的中年人驻足观看,“但这做工确实精细。”

柳芸连忙起身,仔细讲解书箱的特点。她注意到对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书箱的机关处,心中暗暗记下这一细节。

在几个读书人家门前,她终于成功卖出了全部存货。虽然稍微降了点价,但收获的市场反馈更有价值。

夕阳西下,柳芸踏着归家的路,脑中已经开始构思改进方案。“看来得加些装饰配件......”她喃喃自语,“书生们就爱这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柳芸驾着牛车,远远就看见夕阳染红的村庄。

田野间,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此起彼伏。有人弯腰割麦,有人挑着担子运送,还有人在田埂上休息。

空气中弥漫着麦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牛车吱呀吱呀地前行,车上的孩子们有的打盹,有的小声说笑。柳芸时不时回头看看他们,眼中流露出温柔的笑意。

将牛车停在工厂门口,柳芸转过身,轻声对车上的五个孩子说:“你们先回家,我和韩木匠算完账就回。”

大郎立刻站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好,我带他们回去。”

其他几个孩子也纷纷跳下车,拖着各自的书箱往家走。阳光斜斜地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银贵背着竹篓,和空手的二郎走在最后。望着前方三人肩上的书箱,他眼里满是羡慕。

那精致的木工,光滑的表面,还有那实用的设计,都让他心痒难耐。

二郎倒是心情不错,哼着小曲,想着待会儿能拿到销售提成。他偷偷瞄了眼银贵的表情,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

银贵心里盘算着,三婶的书箱要五百多文,爹娘肯定不会给他买。

他咬了咬下唇,眼珠转了转,突然灵光一闪——要不...求三婶给个批发价?

这个念头一起,银贵就按捺不住了。他猛地停下脚步,对二郎喊道:“二郎,我先回去了!”说完撒腿就跑,扬起一路尘土。

“他这是怎么了?”二郎站在原地,一脸疑惑地挠了挠头。

大郎回头看了眼银贵远去的背影,笑着摇摇头:“还能为什么,想让大伯买书箱呗。”

“他该找我买才对。”二郎小声嘀咕着,脸上露出精明的表情,“我还能给他打折,自己还能拿提成。”

“你这孩子,想钱想疯了。”大郎怒目而视,语气里带着无奈,“收敛点。”

“咱们自家人不用客气。”二郎嘟囔着,但也不再多说,只是踢着路边的小石子解闷。

前面,三郎和四娘蹲在路边玩着野草,把草编成各种小玩意。大郎看了看天色,催促道:“快点走,家里活还多着呢。”

他心里盘算着今天要做的事:脏衣服要洗,院子要打扫,还得带老影去河边洗澡吃草,鸡笼也要收拾...要不是他们帮忙,阿娘一个人哪忙得过来。

柳芸这边已经把牛拴好,轻轻拍了拍牛背,转身叫来韩木匠算账。

工坊里,木屑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得漂浮的木屑如同金粉。韩木匠戴着老花镜,认真地在算盘上拨弄着。

这次收入十两零二百二十四文,去掉成本,净赚了六两五百多文。

给了二郎九十文提成后,她和韩木匠一人分得三两零二百一十三文。

因为拿了两只书箱去沈氏送人情,柳芸最后只收了三两整。她将钱袋子系好,小心地放进衣襟。

韩木匠本不想收那份,但架不住柳芸坚持。他摘下老花镜,擦了擦额头的汗:“芸儿,你太实在了。”

正说着书箱改进的事,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银贵拉着郑氏跑了进来,带起一阵风,吹得木屑纷飞。

“三婶,我要买书箱!”银贵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揉进了星星。

郑氏在后头喘着气,无奈地说:“这孩子看上你家大郎的书箱,在家闹得不行。非要我带他来买。”

柳芸看着欢天喜地在书箱间穿梭的银贵,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二百文就行,毕竟是合伙生意,成本得收回来。”

郑氏惊喜地从荷包里数出两百文给她:“那就替银贵谢谢三婶了。这价钱,真是太便宜了。”

“自家人,不用客气。”柳芸将钱收好,帮银贵挑了个做工最好的。

银贵抱着精心挑选的书箱,爱不释手,一路都舍不得撒手。阳光下,他的笑容比蜜还甜。

到了大院门口,郑氏拉着柳芸的手,留她吃饭。柳芸婉拒了,正要转身离开,郑氏突然叹了口气。

“今年麦子情况不太好。”郑氏的眉头皱起,“山脚那片几乎绝收了,不过你家那十亩应该还行。”

柳芸心里一紧,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虫害很严重?”

“每隔几年都这样,咱们还有存粮,倒是不怕。”郑氏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

回家路上,柳芸看到田边堆积如山的黑色麦秆,农人正在焚烧。浓烟袅袅升起,带着焦糊的气味。

她随手抓起一把麦穗,轻轻一捏就成了粉末,心里沉甸甸的。

到家后,院子里堆满了短工们收割的麦子。她仔细检查了一番,不少麦穗都有黑点,看似饱满实则半空。这情况,比郑氏说的还要严重。

“阿娘,吃饭了!”四娘清脆的声音从院里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柳芸强迫自己收起心事,应了声。

饭桌上,孩子们有说有笑。大郎给弟弟妹妹夹菜,二郎还在算着今天的提成,三郎和四娘争抢最后一个鸡蛋。

柳芸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却难以平静。

今年的收成不好,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她得想办法多赚些钱,给孩子们攒些过冬的粮食。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9_159610/c4679321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