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棚终于完工了。
整个棚子全部采用木料搭建,一层半的高度在村里可谓独树一帜。阳光透过木板间的缝隙洒落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柳芸站在院子里,目光细致地打量着这座新建筑。木料的香气混合着新鲜的茅草味道扑面而来,让她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这片地方有着完全独立的休闲区,半层则用来储存草料。顶上的茅草被原先马棚拆下来的杆压得结结实实,层层叠叠,显得格外厚实。
“这风吹不翻。”七叔用粗糙的手掌拍了拍墙壁,浑厚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老汉我干了一辈子木工,还是头一回见这么讲究的牲口棚。”
废弃的竹子也没浪费,全被收集起来当柴火。几个小伙子正忙着将竹子捆扎整齐,堆放在院子角落。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却掩不住脸上的笑意。
木子砌成的半墙将空间一分为二,牛马各自安居。墙体厚实稳固,每一块木子都经过精心挑选,大小相近,缝隙间填满了细碎的石子和泥浆。
最让柳芸满意的是七叔按她的要求,利用地势做出了一米多高的挑空设计。她蹲下身子,仔细检查着地面的倾斜度。
“这样粪便直接落到下面的围墙里,既干净又方便。”柳芸直起身,向围观的村民们解释道。她的眼睛因为兴奋而闪闪发亮。
“这牛马住得比人还讲究!”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感叹,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
韩大禄站在人群中,时不时点头附和。等到人群渐渐散去,他才踌躇着走到柳芸身边,压低声音问道:“瑶丫头,这么费工夫,到底值当不值当?”
柳芸转过身,看着韩大禄脸上写满的疑虑,耐心解释:“大福叔,牲口也是要讲究卫生的。粪便若沾在身上,不仅招蚊虫,还容易生病。现在这样设计,打扫起来也方便。”
看着韩大禄若有所思的样子,柳芸又补充道:“前期麻烦点,但长久来看是省事的。您想啊,牲口要是生病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仓库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工地上不时传来木匠们的吆喝声和锯木声,充满了生机。
柳芸、七叔和韩松韩峰兄弟,四个人忙前忙后。韩松负责搬运木料,韩峰帮着钉板,七叔则专注于细节的处理。柳芸虽然力气小,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独到的见解。
郑氏心疼柳芸辛苦,主动把柳芸买的肉带回大院做饭。那五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郑氏的巧手下变成了几道美味。
她将肉分成好几份,有的熬油,有的腌制,让全家人都能尝到肉味。厨房里飘出的香气引得邻居家的孩子们频频探头张望。
“婶子,这肉香味都飘到我家去了。”隔壁李嫂笑着打趣道。
郑氏笑着应道:“等会儿给你家送点去。”
十天后,占地三十多平的仓库终于完工。高大的空间不仅能存粮,还能停放牛车马车。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将整个空间照得明亮温暖。
二楼的小阁楼更是方便存放农具。柳芸特意在阁楼上开了几个通风口,既能保持空气流通,又不会让雨水打进来。
柳芸按文氏教的法子,用米糠除潮,又垫高地面。她蹲在地上,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后,这才开始搬运粮食。
家里焕然一新,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许多。
院子里种的几株桂花树开始抽新芽,绿意盎然。
四月中旬,韩宇准时回来帮忙插秧。春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微风拂过稻田,带来阵阵清香。
但他一进门就黑了脸,眉头紧皱:“怎么连仓库都盖新的了,就我这屋子还这么小?”
柳芸早有准备,从身后拿出一个崭新的书箱。阳光下,书箱的木纹清晰可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给你准备的惊喜,想怎么漆都行,颜料钱我已经和韩木匠说好了。”她笑着说道,眼睛弯成了月牙。
韩宇的怒气瞬间烟消云散,捧着书箱爱不释手。他的手指轻轻抚过书箱表面,仿佛在抚摸什么稀世珍宝。
插秧时,他干得格外卖力,仿佛要把对柳芸的感激都化作干劲。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干劲。
八亩水田两天半就插完了。田里的秧苗整齐划一,在阳光下泛着嫩绿的光泽。剩下两亩旱田,柳芸带着韩宇去种西瓜。
“西瓜?那是什么瓜?”韩宇停下手中的活计,一脸困惑地看着柳芸。
“红色的瓜。”柳芸一边整理种子一边回答。
“红色?不会是毒瓜吧?”韩宇的表情更加困惑了,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对,沙瓤的。”柳芸故意逗他,眼角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看着韩宇惊恐的表情,柳芸在心里偷笑。这傻小子,还真是好骗。
她转身去拿工具,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9_159610/c467932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