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对儒学的解读,深得始皇心 > 第380章

每年冬天冻死人,似乎是常有之事,朝廷也从未过多关注。

但扶苏不同。

他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仿佛也被这寒意笼罩。

“若遇大雪,咸阳城内,岂非要哀鸿遍野?”

疤面低下头,没有说话,但他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书房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炭盆里的火光跳跃着,却驱散不了众人心头的寒意。

“真是见了鬼了。”苏齐把姜汤碗放下,嘟囔道,

“先生有办法?”扶苏眼睛一亮。

“办法倒是有,就是不知道这儿有没有。”苏齐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景。

“什么办法?”

“烧石头。”

“石头?”扶苏和疤面都是一愣。

“先生莫不是在说笑?”疤面一脸狐疑,“石头也能烧?”

“当然能。”苏齐转过身,看着他们,“有一种石头,色黑如墨,触之染手,埋于地下,遍布山川。其火力,胜过木炭十倍,且经久耐烧。若能得此物,何惧严寒?”

“世间竟有此等神物?”扶苏惊讶道。

“此物名为,煤。”苏齐吐出这个字,“或者叫它,石涅。”

“石涅?”扶苏想了想,似乎有些印象,“我仿佛在古籍中看到过这个名字,说是……可用于冶铁,但烟气极大,有毒,不可用于取暖。”

“那是他们不会用。”苏齐撇了撇嘴,“冶铁?那才哪到哪。这东西,才是未来。”

他看着扶苏,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殿下,你想想,若是我大秦的百姓,都能用上这廉价、高效的石涅,那每年冬天,能少死多少人?省下来的木材,又能造多少战船,建多少宫殿?”

“更重要的是,格物院、丹炉府,那些需要高温的工坊,若是有了石涅,那产量……”

扶苏的心,猛地被触动了。

他想到了丹炉府里那一排排的大锅,想到了格物院里日夜不熄的炼铁炉,想到了北疆在风雪中戍守的将士。

“此物,何处可寻?”扶苏急切地问道。

苏齐摸了摸下巴,回忆着脑海中的地理知识。

“咸阳周边……应该有。”他不太确定地说,“这东西,一般在山里,尤其是那种寸草不生,或者草木枯黄的地方。地表有时候会露出黑色的岩层。”

他转向疤面:“你手下人多,路子野。让他们去城外的山里转转,尤其是西边和北边的山区。问问当地的猎户、药农,有没有见过这种能烧的黑石头。”

疤面虽然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但他对扶苏的命令,是无条件执行的。

“属下遵命!”他抱拳道,“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分头寻找。”

疤面转身快步离去,消失在风雪之中。

“先生,这石涅,当真如此神异?”扶苏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神异?这算什么。”苏齐重新坐回到炭盆边,伸出手烤着火,“这东西,用好了,能富国强兵;用不好,也能……算了,先找到再说吧。”

他看着跳跃的火苗,心中却在想另一件事。

煤炭的发现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如果大秦,在这个时代就开始使用煤炭,那历史的车轮,将会驶向何方?

他不知道,但他很期待。

风雪,似乎更大了。

咸阳城西,百里之外,群山之中。

这里是渭水上游,山势险峻,人迹罕至。

几个游侠打扮的人,在山林中艰难地跋涉着。他们是疤面派出来寻找“黑石头”的人手。

“头儿,这鬼地方,鸟不拉屎,哪来的什么能烧的石头?”一个年轻的游侠抱怨道,他冻得嘴唇发紫,说话都哆嗦。

“少废话,主君交代的任务,找不到也得找!”领头的汉子呵斥道,“再往里走走,那边有个山坳,听说有猎户住在那里。”

几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走着,终于在天黑之前,找到了那个猎户的小屋。

小屋里,一个老猎户正坐在火塘边,火塘里烧的,不是木柴,而是一些黑乎乎的块状物。

火焰呈蓝色,热浪滚滚,将小屋烘得暖洋洋的。

领头的汉子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指着火塘里的东西,问道:“老丈,你烧的这是什么?”

老猎户抬起头,看了他们一眼,警惕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路过的行商,迷了路,想来讨口热水喝。”汉子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碎银子,塞到老猎户手里。

老猎户见了银子,脸色缓和了许多。

“这叫‘黑石’,山里捡的。”他指了指屋角堆着的一筐黑石头,“这玩意儿,烟大,呛人,但火力旺,耐烧。我们山里人,冬天都靠它取暖。”

“这东西,哪里有?”汉子急切地问道。

“后山,有个黑风口,满地都是。”老猎户指了指方向,

汉子闻言,大喜过望。

他回头看了一眼同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找到了!

“头儿,咱们发了!”

年轻的游侠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他抓起一块黑石头,在手里掂了掂,仿佛那不是石头,而是金子。

“主君说得没错,这东西真能烧!”

领头的汉子压抑住心中的狂喜,故作镇定地对老猎户说:“老丈,你这些黑石,卖吗?我们想买一些回去试试。”

老猎户摇了摇头:“这东西山里到处都是,不值钱。你们想要,自己去捡就是了。”

领头的汉子,人称“韩骜”,是疤面手下最得力的游侠头领之一。他看着火塘里那烧得发蓝的火焰,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

这热力,比上好的果木炭还要足!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又与老猎户攀谈了几句,不动声色地套出了更多细节。原来这“黑石”,当地人嫌它烟大,只有实在没柴烧的猎户才会用。而且点燃不易,一旦烧起来,又旺得吓人,一不小心就能把整个木屋给点了,所以用的人不多。

韩骜心中雪亮,烟大,是因为没有充分燃烧。火力旺,才是此物的真正价值所在。

他留下两名弟兄,名义上是“照看”老猎户,实则是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消息源。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弟兄,顶着风雪,连夜赶往后山那个所谓的“黑风口”。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9_159359/c156757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