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退亲农女要翻身,我靠空间种田养崽 > 第158章

而且王大妮不光聪明,还很勤奋。

她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只要一有时间就在地上写写画画。

就连众人要去芦苇滩那边捡鸭蛋,她都不去,只说要留在山洞这边练字。

天气暖和了,芦苇滩那边的野鸭子也从窝里出来了。

王大虎去芦苇滩捞鱼的时候,便看到有野鸭子出现在水边。

春天到了,这时候正是野鸭子们的繁殖季节,也是捡鸭蛋的好时机。

胡二婶想捡些鸭蛋回来腌咸蛋,便张罗着众人一起去芦苇滩。

苏暖也想捡些鸭蛋回来,不是为了腌咸鸭蛋,而是想孵鸭蛋,养几个鸭子。

她把这主意跟胡二婶一说,对方道:“想孵鸭蛋的话,最好抱回只母鸭。不然山洞里温度不够,根本孵不出小鸭子。”

王大虎知道了苏暖的打算,便道:“要抓一只母鸭回去,这还不容易。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母鸭要多少有多少。”

春天的野鸭子饿了一冬天,身上没有多少肉。王大虎从来不抓野鸭子回去,并不是抓不到,只是想等野鸭子长肥以后再抓。

现在苏暖既然想要养鸭子,王大虎就直接把抓母鸭的事揽在了自己身上。

大家虽说要去芦苇滩,但山洞这边也得有人看守。

沈言不大爱出门,就和王大妮留在山洞这边。

其他人都拿上篮子,跟着王大虎和胡二叔往芦苇滩走。

王大郎和王二郎这几天一直跟着亲爹在外面打猎,已经野疯了,一路上又是跑又是跳。

苏暖跟在众人身后,手里挎着篮子,感受着春天的微风,觉得心情都好了许多。

等到了芦苇滩,就更热闹了。

秋娘叮嘱两个孩子紧跟着她走,千万别踩路边的那些泥地。可两个孩子调皮,总是往那些危险地带走。

一路上,秋娘斥责孩子的声音,两个孩子玩闹嬉戏的声音,还有风吹过芦苇丛的声音。

直到进入芦苇滩深处,王大虎和胡二叔让他们轻声些,免得惊扰到那些野鸭子,众人才放轻了手脚。

这不是苏暖第一次捡鸭蛋了,但春天的鸭蛋明显比秋天的要多。

尤其是靠近水边的一大片空地里,只要找到一处野鸭子的草窝,就能收获五六颗鸭蛋,有时候甚至能找到七八颗。

苏暖捡鸭蛋的时候,没忘记要抓只母鸭回去孵蛋。

但是连找几个草窝,都没看到有母鸭子。

后来是胡二叔在空地的另一头,帮她抓了只母鸭。

苏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布条,将母鸭的双脚捆住,然后直接提在手里。

芦苇滩距离山洞并不远,等苏暖提着母鸭回去,将布条解开,母鸭恢复了自由,直接就想往外跑。

苏暖手疾眼快的抓住母鸭子,直接用剪刀剪去它身上的翅膀,这样它就飞不远了。

不过要想让母鸭孵蛋,还得帮它搭一个草窝。

苏暖叫上沈言,两人先去林子里砍了些荆条,荆条在山里到处都是,它的用途也很多,既可以用它编筐子,也可以插到地上做篱笆用。

砍回来的这些荆条,就是做篱笆用的。

苏暖用荆条在山洞口附近围了一圈篱笆,荆条篱笆里面就是母鸭的活动范围。

篱笆有了,还得搭个草窝。

苏暖去外面捡了些枯干的野草,仿照芦苇滩的草窝,给母鸭搭了个厚实的草窝。

最后,她往草窝上面放了十来个鸭蛋。这十来个鸭蛋都是挑拣出来的,个头都比较均匀,大小差不多一致。

本来还怕这只母鸭会认蛋,不是自己下的鸭蛋不孵,但不知是不是这只母鸭刚好到了抱窝的时候,很快就卧在了草窝里面,然后开始孵蛋。

苏暖每天都不忘给这只母鸭添水添料,不过母鸭不是每天都要吃东西喝水,它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草窝里,而且一待就是一天。

起初苏暖还有些好奇,时不时就去看母鸭的情况。

胡二婶就告诉她,“这鸭子和母鸡孵蛋一样,起码得等二十天呢!”

竟然要二十天时间。

可母鸭长时间不吃不喝也不行,苏暖便把吃的端到它跟前,免得小鸭子还没孵出来,母鸭先饿死了。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

苏暖只能一边耐心等待,一边继续教王大妮认字和算术。

一本《三字经》学完,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天。

母鸭仍是和原来一样,天天待在草窝里一动不动。

天气倒是越来越暖和了。

山里的石头缝隙,山洞旁边的空地,还有林子里,都冒出了绿色的野草野菜。

赶上天气放晴的时候,苏暖就把骡子和母羊都牵出来溜达,让它们自己在山里找野草野菜吃。

骡子和母羊尽管熬过了正月,但因为吃食有限,骡子瘦了十几斤,母羊也轻了许多,连羊奶的产量也减了不少。

现在山里长出了野菜野草,苏暖就想让它们赶紧多吃一些,把膘养回来。

她放骡子和母羊吃草的时候,王大妮也在旁边跟着。

“干娘,我们要在山里住到什么时候啊?”王大妮道:“我想村里的那些小伙伴了。”

苏暖把目光从骡子身上收回来,幽幽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知道。鞑子一日不退走,我们就一日回不了家。”

山那边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

但是王大虎和胡二叔出去打猎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其他人。

王大虎和胡二叔不敢露面,只在暗地里偷偷听他们说话。

外面的情况仍不是太好,鞑子们先后来了好几拨,槐树村现在除了房屋带不走外,其他东西不是烧了就是被鞑子带走了。

而且除了鞑子,外面的流匪也多了起来。

这些流匪有些是原来的土匪,有些却是附近的山民,为了躲避抓丁,直接投到了土匪门下。

现在这股势力也不小,他们不敢对上来势汹汹的鞑子,就专对老百姓下手。

有好些村民在逃难的时候,就遭到了他们的抢劫。

他们也不随便伤人性命,只要粮食和银钱。但如果村民们死活不肯把粮食交出来,他们也不会手软。

因为这些流匪的存在,有好多村民觉得山里也不够安全,因此有一半人就改路去了南边。

这也是苏暖他们住的山洞,迟迟还没有被人发现的原因。

不过流匪的存在,也让苏暖他们提心吊胆了好一阵。

最后是胡二叔提议,等天再暖和一点,他们就搬到芦苇滩那边去。

芦苇滩比山洞这边还要更安全,因为里面的路径太弯弯曲曲,流匪如果没有人领路的话,根本不敢深入其中。

其他人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芦苇滩地方大,到了那里,他们也就不用像现在这么小心谨慎了。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4_154523/c2118177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