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退亲农女要翻身,我靠空间种田养崽 > 第179章

如果平时要打家具,只要找胡二叔就行。

但现在胡二叔也要给自家装门窗,根本顾不上给别人打家具。

苏暖就托他帮忙,请个手艺好的木匠上门。

夏天睡地上暂时能凑合。可家里连个木门都没有,就有些不安全了。

苏暖手里还有一部分粮食,生怕有人走投无路,出来当贼。

这也是她想尽快把门窗做好的原因。

胡二叔知道她的担忧,很快就找了个靠谱的老木匠。

老木匠姓郑,是清水镇人。

清水镇被鞑子祸害的不成样,郑木匠却因为住的地方太偏僻,幸运的躲过了鞑子的洗劫。

所以家家户户忙着打家具时,郑木匠还能出来干活。

本来按着惯例,木匠上门给主家打家具的时候,都是要住在主家。主家不仅管吃喝,还要腾出一间房。

但郑木匠家就在镇上,离村里不远,两刻钟就能到家。

“我也不给你们添麻烦,不用给我准备房间,只要一天管两顿饭就行。”

郑木匠知道家家户户都遭了灾,谁家也不富裕,因此没说要吃三顿饭,两顿饭就可以了。

苏暖听到郑木匠不住家里,松了口气。

家里多了周媛一个未婚姑娘,确实不大适合留郑木匠住下。

郑木匠说话很和气,很快就与苏暖商定了上工的时间,明天就来给他们做木门。

等送走郑木匠,韩氏过来和苏暖商量。

“明天木匠就要来家了,可家里就剩了两斤粳米。”

韩氏道:“要不要去镇上买点细粮?”

苏暖摇了摇头:“现在的细粮太贵,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咱们家是有这个钱,但也不能买细粮,否则太打眼了。”

她手里有一千五百两银子,拿几两银子出来买些细粮也不算什么。但此时是战乱过后,好多人家都遭了灾,她这个时候露富,肯定会引来不怀好意的人。

韩氏想想有道理,“那就听你的。”

苏暖道:“娘,现在这个时候,粗粮待客并不算怠慢,外面好多人家连粗粮都吃不上呢!”

第二日,郑木匠如约来干活。

以前郑木匠给人干活的时候,还会带上自己的一个徒弟。

不过徒弟在几个月前被抓了壮丁,郑木匠只能一个人来。

要想做门窗,先得量尺寸。

郑木匠量完了门窗的尺寸,就准备上山去挑选木材了。

放在以往,只要叫上几个年轻小伙子,就能把需要用到的木头运到山下。

现在村里几乎不见年轻人,郑木匠只好亲自去。

“郑师傅,我跟你一起去吧!”

郑木匠量尺寸的时候,沈言也在,他觉得郑木匠年纪有些大,要把木头搬下山太辛苦了。

如果是从前,沈言是不会提出这个要求的,因为他身体弱。

现在他在山里和芦苇滩锻炼了几个月,又天天打拳,身子比以前好了许多,搬运重东西也不在话下。

家里就沈言一个男人,他不去的话,就更没人去了。

苏暖只能叮嘱他几句,“相公,上了山以后别逞强,能搬多少搬多少。实在不行,我请胡二叔帮忙,怎么也不能把你们累到。”

沈言朝她笑了笑:“放心,我知道分寸。”

郑木匠和沈言走了,苏暖在家里也没闲着。

后院的菜地还空着。现在才过六月份,还能种些蔬菜。

最适合种的蔬菜是菘菜。

但家里没有菜籽。

苏暖想去镇上买点菜籽,顺便买点青菜,中午得款待郑木匠,不能光吃粗粮和咸菜。

周媛听到苏暖要去镇上,当即道:“暖暖姐,我也想去。”

韩氏替她说情:“阿媛在家也闷得慌,不如跟你出去逛逛。”

苏暖没有拒绝,有个人陪着去镇上也好,还能帮她拿东西。

周媛从来没去过清水镇,路上还有些兴奋。

“暖暖姐,这清水镇的人多吗,如果在镇上开个铺子,会有人光顾吗?”

苏暖想了想道:“如果是以前,开个吃食铺子,生意应该还好。但现在恐怕不行。”

镇上几乎被鞑子洗劫一空,除了早早避到郡城的刘家,其他有钱人家或多或少都受了些影响。

贫民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周媛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头。”

苏暖道:“快了,鞑子都赶跑了。要不了多久,镇上就会恢复从前的热闹。”

嘴上这么说,但苏暖心里知道,要想恢复鞑子来之前的热闹,起码得一两年时间。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就到了镇上。

镇上当然是大变样。

原来热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只有一两个老农在卖东西。

镇上的两个肉摊一个也不见,苏暖问了问人才知道,摆摊的陶屠夫被抓了壮丁,张屠夫至今也没下落。

其实就算陶屠夫不被抓,也不可能出来卖猪肉。

今年鞑子闹了一春天,家家户户光顾着逃命,谁家也没养猪。

现在镇上别说活猪,连只活鸡都很少。

苏暖在镇上转了半圈,只看到有人在卖活鱼。

从前住在芦苇滩,有吃不完的鱼虾。

后来连苏暖爱吃鱼的人,都有些吃腻。

现在看到这活鱼,苏暖本来不大想买,但款待郑木匠总得有点荤菜,就掏钱买了一条三斤重的草鱼。

回到家里,苏暖就开始准备午饭。

主食是苞米面饼子,还有两菜一汤。

菜是凉拌野苋菜,野葱炒咸鸭蛋。汤是鱼丸汤。

饭菜做好后,就等着沈言他们回来了。

苏暖他们直等到中午,才听到院门推开的声音。

沈言和郑木匠合力运了棵榆木回来。

为了运这棵榆木,沈言和郑木匠累的不行。

苏暖先给他们两人倒了碗熬好的绿豆汤。

“绿豆汤可以解暑,你们多喝一些,免得中暑。”

七月的天气还是很热的,两人身上都出了不少汗,得及时补充水分,要不然很容易中暑。

等两人痛饮完绿豆汤,苏暖就把午饭端了出了。

郑木匠作为手艺人,得到了苏暖的重点关怀,分到了一大碗鱼丸汤。

鱼汤已经熬成了奶白色,喝上一口又浓又香。鱼丸更是又嫩又弹牙。

郑木匠满足的砸了咂嘴,作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手艺人,他一年有一半的日子是在雇主家吃饭的。

但做饭手艺不错的妇人,实在太少,舍得放油放盐的就更少了。

像是苏暖这样,做饭手艺不错,又舍得放油放盐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郑木匠这辈子没别的爱好,就是贪图这一口美食。

他吃的满意了,下午干活的时候,也更有劲了。

木门做起来并不难,郑木匠当天下午忙了半天,第二天的时候更是从早忙到晚,等到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两个门扇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郑木匠将两扇木门打磨的平平整整,很快把两扇门装好。

苏暖摸着崭新的木门,终于有了安全感,晚上也可以睡个好觉了。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4_154523/c2014674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