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暖懒得搭理苏玉,抱了会儿孩子就说要走。
张屠夫知道苏玉不会说话,替她描补道:“二姐,她就是这个脾气。中午留下来吃饭吧,我熬了锅粟米粥。”
粟米粥是给苏玉做的月子饭。
张屠夫还是有些家底的,为了让儿子有奶喝,今早特地去镇上买了十斤粟米回来。
苏玉却在旁道:“二姐日子比咱们过得好,哪会稀罕什么粟米粥。”
张屠夫却不想得罪苏暖,对苏玉道:“你不会说话就闭嘴。”
苏玉立时有些不高兴,但张屠夫却没搭理她,而是一个劲的挽留苏暖。
苏暖淡淡道:“吃饭就不必了,我怕三妹她对着我吃不下饭。”
她把孩子放下,抬步就走。
张屠夫把她送到院门口才回来,等他再回房间时,苏玉冷着脸道:“二姐长二姐短,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你亲二姐呢!”
张屠夫恨铁不成钢的看了她一眼,“我倒巴不得她是我亲二姐,这样我才能好张口跟她一起做生意。”
“做什么生意?”苏玉不解的看着张屠夫。
张屠夫却抱起了自己的儿子,笑着逗乐下孩子,才说道:“家里的积蓄不多了,现在又没活猪可杀,我总得想条活路,才能养活你们娘俩。”
苏玉道:“可世道这个样子,你去求她也没有用啊!”
张屠夫道:“谁说没有用。我刚回来,就听说你二姐雇了花大婶给她养鸭子。现在有的人连饭都吃不饱,你二姐却去养鸭子。这里边肯定有什么商机。”
“养鸭子?”苏玉狐疑道:“鸭子能有什么商机?”
张屠夫摇头道:“不知道。但你二姐是个精明人,她这时候养鸭子,肯定有她的用意。”
“我想着,这鸭子养起来不难,咱们也可以养上几十只。”
“我找你二姐套近乎,就是为了这个。要是养鸭子真能挣钱,咱们还指着她帮忙卖这鸭子呢!”
苏玉听了张屠夫的话,但心里还是有些泛酸,因此说出的话也酸溜溜的,“就怕你跟人家套近乎,人家却不愿意搭理你。”
张屠夫却道:“不会的。我早看出来了,你二姐是个厚道人。不然当初也不会给你一个挣钱的活计。”
那个做淀粉的活计,可是帮他们挣了不少银子。
可惜现在错过了红薯的种植季节,不然今年冬天还能靠淀粉挣一笔钱。
张屠夫惋惜归惋惜,但是想到还能养鸭子挣钱,心里还是有些盼头的。
村里要养鸭子的,除了张屠夫,还有王大虎一家。
当张屠夫琢磨着去哪买几只小鸭时,刚好遇到了王大虎。
两人住在一个村里,彼此都是认识的。上次张屠夫跟他们一起上路,关系又近了一些。
而王大虎看在苏暖的份上,看到张屠夫,就打了个招呼。
张屠夫知道王大虎以前是猎户,就问他山里有野鸭子吗。
王大虎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张屠夫捏了个借口,“我媳妇刚生完孩子,身子有点弱。我想养几只鸭子给她好好补补。”
王大虎道:“这好说。我正要去芦苇滩捉鸭子呢!”
他倒没跟张屠夫说苏暖要他们养鸭子的事,只是说想捉些鸭子代替母鸡下蛋。
张屠夫便道:“要是王大哥不嫌我麻烦的话,不如带上我一个。”
王大虎想了想,芦苇滩那边虽然有他们盖的房屋,但芦苇滩那么大,可以避开那里。反正张屠夫不认识那边的路,不会闯到他们的住处。
因此他一口应下来,“不麻烦。你想去的话,就回家收拾一下,我在后山等你。”
张屠夫也不啰嗦,回去跟苏玉交代了一下,便开始收拾衣物。
苏玉还有些不满:“你这一去就是一天多,我和孩子怎么办?”
“厨房有熬好的粟米粥,省着点喝,应该能坚持到我回来。”
张屠夫道:“尿布我都洗好了,天黑之前你把尿布收到屋子里就行。用完的尿布扔到盆里,等我回来再洗。”
他把一切交代清楚,又亲了亲儿子便走了。
这一走就是一天多。
等张屠夫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他顾不上去看儿子,先把抓来的二十多只小鸭放到原来的鸡窝里。
王大虎比他捉的小鸭还多,足有三十多只。
张屠夫还想用钱跟他买几只,但王大虎却肯卖,说是要把鸭子养大好有鸭蛋吃。
如果只想吃鸭蛋的话,十只鸭子下的蛋就够一家人吃了。
可王大虎却要养三十多只鸭子。
张屠夫疑心这跟苏暖有关,多半是苏暖跟他说了些什么,王大虎才养这么多只鸭子。
他心里存了这个念头,等过了几天,果然看到王大虎又往芦苇滩那边去了,过后不久,王家便多了五十多只小鸭,差不多把芦苇滩的小鸭都捉了回来。
这下子,张屠夫越发确信,王大虎肯定是得到了苏暖的暗示,这才养这么多只鸭子。
虽然不知道养鸭子为什么能挣钱,但张屠夫相信苏暖的挣钱本事,照顾起小鸭子来特别精心。
而王大虎和秋娘就更不用说了。
两口子天天把鸭子赶到河边,家里的三个孩子一有空就给鸭子找各种吃的,虫子,草根,全都喂给鸭子。
等到七月底的时候,小鸭子们便长大了一圈。
而这时候,当初抓壮丁的那些人回来了大半。
这些人当初被抓走的时候,家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如今看到儿子,兄弟,丈夫平安归来,村里终于多了点热闹的氛围。
槐树村的村民运气不算太差,当初被抓壮丁后,统一分配到了一个姓蒋的参将手里。
这个姓蒋的参将倒是个难得的好人,特别爱护手下的兵。
在他的庇护下,槐树村的村民损伤不多,尤其后面打了几个胜仗后,几乎没什么人员损失。
不过即便如此,当初村里被抓走了三百多人,如今回来的却是二百多人。
那些等到儿子丈夫回来的人家固然高兴,可那些明确知道儿子丈夫死讯的家里就支撑不住了。
这些人家里就包括花大婶。
两个儿子都没回来,意味着两个儿子都死在了战场上。
花大婶得知两个儿子的死讯,当时就直愣愣的倒了下去。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4_154523/c1966019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