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个县的治理权,这是事先商量好的。
只不过奥里波特自己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的顺利,朱棣只不过开了一枪,就了结了他兄长的命,也结束了这场夺位的闹剧。
既然自己登上了这个王公之位,奥里波特满心欢喜,甘心奉上这二十四个县,其实也是不敢不奉上,否则他也害怕朱棣一枪把自己也给崩了。
而这二十四个县的治理权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可不是像父母官那样的治理。
朱棣可以在这二十四个县制定自己的律法,制定自己的赋税,建立自己的军队,所以,与其说是治理权,其实就是统治权。
而这个统治权,和以往统治权的概念还不一样,因为朱棣他们是外来者,也就是外部势力,他们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并不需要为当地的发展和百姓去考虑什么。
可以说,对于这二十四个县,朱棣他们其实已经是真正的殖民统治了。
蓝玉他们也没有想到,出国以后,这么快就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在这个地盘上,他们不像在国内那样还有些束手束脚的,而是肆无忌惮。
在这里,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政策等,完全是以他们的利益为核心。
他们可以通过开设纺织厂赚取利益,也可以通过赋税躺着收钱,总之,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能够赚取更多的利益怎么来。
除此之外,朱棣还在他们的辖区内划分等级,大明来的自然都算天朝上宾,划为特等公民,享受特殊待遇,而当地的王公贵族则划为一等公民,下面则是二等公民,三等公民,以此来赋予各种权利以及设定赋税等。
与此同时,朱棣还大力宣传大明的语言和儒家文化,贬低,甚至禁止本土语言,文化,通过教育系统,灌输殖民者优越论等。
既要,又要,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朱棣的一套组合拳,打得辖区内各个阶层服服帖帖。。
这一系列手段看得蓝玉和姚广孝目瞪口呆。
他们都知道朱棣这位大明的四皇子颇有手段,只是没想到手段竟然这般精准与有效。
来到印度以后,每一个步骤仿佛都在朱棣预料和掌控之中,一切都时候胸有成竹,通过夺位的闹剧迅速的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盘,接着在辖区的每一个政策都是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又恰如其分的美化自己,一切都仿佛是有备而来。
蓝玉和姚广孝当然震惊,因为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朱棣在朱辰书店那里学来的。
手段也好,政策也好,全部都是经过历史印证的,所以当然精准和有效。
事实上,朱棣自己也很惊讶。
他现在愈发好奇,朱辰的那个书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既然现在从那里出来的东西都是对的,那么是不是说,日后他造反也是真的?
对于造反这件事,朱棣自从那日听说之后一直都是耿耿于怀。
不过在来到印度以后,朱棣似乎释怀了不少。
在这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他本身就是有雄心壮志,侵略性很强的一个人,现在他的目标是征服整个印度。
二十四个县的统治,远远不能满足得了朱棣野心。
在稳住这二十四个县的统治之后,朱棣开始了往外扩张之路。
此时的天竺就像是一个破了的瓷器,到处都是缝隙和裂痕,这就给朱棣的纵横捭阖,操纵权谋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恰好,姚广孝对这个阴阳纵横之术也很熟。
“大师,你觉得接下来咱们该如何做?”
“三国时期,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和诸葛亮共同商讨应敌之策,诸葛亮说,‘不如我们两个人将各自的想法写到手上,然后在一起打开看看’,燕王殿下,咱们也来试一试,如何?”
“好啊!”
朱棣闻言一下子来了兴致,用笔蘸了少许墨汁,很快便在手中写了一个字。
姚广孝也是一样。
两人把握着的手放到了一块,然后缓缓打开。
“哈哈!”
两人忍不住相视一笑。
只见两人的手中都是写了一个“分”字。
“分而治之!”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燕王也!”
两人可谓一拍即合,正所谓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此时的二人竟颇有种知音的味道。
既然定下了核心策略,那接下来便是执行了。
而这个时候,在大明为祸的骄兵悍将就派上了用场。
骄兵悍将在和平时期是祸害,但在战场上却是最骁勇善战的,因为战功就是他们为祸的资本。
不打多年的仗,你有什么资本接着奏乐接着舞?
不过来到印度,也不需要他们像以前那样冲锋在前,因为他们可以招募当地的人作为雇佣兵,只要有饭吃,有钱拿,雇佣兵要多少有多少。
他们只需要端着足以碾压当地所有武器的燧发枪,打关键团就行。
印度这个地方种姓众多,一共有五百多个土邦,所以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统一的民族意识,互相攻打倾轧是常有的事,所以,朱棣攻打一个土邦的时候,其他土邦是很少有联合起来对抗的意思的,基本上都是看戏居多,甚至有的还趁机踩上一脚。
很快。
朱棣他们便又征服了周边的好几个土邦。
每攻打下一个土邦,朱棣便通过间接统治,允许土邦王公维持自治,但要求必须效忠大明。
朱棣按语言、文化差异划分行政区,再度削弱跨地区联合。
印度这个地方不仅种族多,而且还信仰也不一,主要有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于是,除了土邦之间的对立外,朱棣他们便刻意放大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差异,通过政策倾斜制造对立。
军队中刻意按宗教和族群划分招募比例,防止军队团结造反。
一边巩固,一边扩张。
朱棣他们就像是一群进入了羊群中的狼,疯狂且有序的扩张着自己的领地。
不知不觉间。
朱棣的团队已经成为了印度南部地区最大的势力,南部的土邦似乎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全部被席卷到了朱棣的麾下。
而且印度人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他们都是被驯服的羊,朱棣只不过将他们划到了另外一个羊圈罢了。
所以对于被划为二等公民,百姓们非但不抵抗,甚至还不反感,因为朱棣的统治竟比原来的贵族统治还有人性一些,而且朱棣前面的同化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南方小国小邦一个个被朱棣蚕食,不应该说是蚕食,而应该是风卷残云般的吞并。
而印度的北方,此时由德里苏丹国统治着,德里苏丹国是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权。
说白了,他们也是印度半岛的入侵者。
对于朱棣带来的大明团队的崛起,他们当然是听说了,同时也感到了浓重的危机,就仿佛被一头饿狼给盯上了一样。
不过德里苏丹国在这里已经经营了上百年,自然也有他的底气,纠集了十万大军,开拔南方,准备将朱棣他们这个后来者一举歼灭。
朱棣也是磨刀霍霍,意图北上。
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将决定整个印度半岛的归属……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0_150742/c171776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