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盘点谁祖坟被掘,古人红温了! > 第516章 熙宁变法4

朱清谷就是觉得老朱把前面的人的大雷给踩了不少,现在前面朝代的人都可以反向摸着老朱过河了。

老朱也有些无奈,还是对老四骂骂咧咧的。

秦敏才还简要的说了一下免疫法,青苗法和方田均税法等等。

就算是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说,不带任何的主观情绪,下面的人都有些脸色不算太好看。

就是想起了之前的事情,王安石你真是大公无私,到他们这里就变成了小丑了?

“免疫法对劳动力的解放是很可观的,将底层百姓从艰苦的劳役当中解除,熙宁变法之前还有五十三万人徭役,熙宁变法之后则是减少到四十二万,并且用货币代替徭役,增加了主观积极性。”

“除了这些之外,熙宁变法还给予了胥吏真正的薪酬。”

之前的胥吏能够有多少薪酬,都是要靠主政的官员给予或者申请,所以这些胥吏难免就向更加下面的人伸出手。

除了这些之外,还制定了重法,让大家不许贪污。

等等这些的改革都减轻了底层百姓的负担。

“纵观下来,王安石变法的中心思想就是民不加赋而国库丰饶,他认为这天下间的财富不是恒定的,而是像流水一样流动的,可以通过有效的生财之道增加这个总量,看看这个观念是不是已经很接近后世的经济观念了?”

秦敏才笑道。

朱清谷也点点头,很多人其实是没有这个观念的。

他们也很少去对比从先秦之时到达现在,是经历了多少的迁徙,多少的开垦,从前的莽荒之地,变成了现在的商业之路?

这不就很好的说明了财富其实是可以创造的吗?

当然那就是以前的他们,下面的苏轼等人不由得有些赧然,不过他更加反对的是王安石过分激进的改革。

而司马光只是微叹,并不说话,此时此刻他心头也有些复杂。

站在一个天上的视角往下看,一切都是清晰的,但是当局的人就是深处在一团迷雾当中,一切都看不清楚。

他又想起了朱清谷很多次和他们说过的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和‘上帝视角’。

上帝是个什么东西,他们也有所了解,换做老天爷比较适合他们的话,老天爷是看得明白的,可那个时候又有谁能够站这么高来看呢?

……

“王安石的想法是用天下之力来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方田均税法》当中就有说明,凡是挖掘或者开垦自然资源,种植荒山,就可以享受免税,这其实是很有意义的税收调节政策。”

“《农田水利法》是把兴修水利当成各地方政府的的重要责任,并且是官员的政绩考核之一,而另一方面,国家对兴修水利的还有财政支持,种种举措,一下子就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水利兴修。”

“很快就有了很明显的效果。”

“各地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建,各处的河道山川也得以疏浚,并且一些新增  “退滩地”  及用河中泥沙溉淤的土地多达四万余顷,开封府各处在河岸这里新增淤田,每年增收的谷物超过百万石!”

被秦敏才这么一说,大家也想到了那一幅画面,在泥地里,所有人都在辛勤劳作,然后到了丰收的时候,一片都是金灿灿的景象。

就连朱清谷都想到了。

就连下面的赵匡胤都眼热了,扭头看向王安石,想着要不然把王安石绑回去帮他干活。

王安石:“……”

他虽然不明白太祖皇帝的视线为何如此诡异,但他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天幕上的弹幕也陆陆续续有人说起了当时的景象。

真的就是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都是带着富足的笑容。

所以这样有什么不好?

说到这里,秦敏才的声音也出乎意料的平和,甚至有些向往,很是温和,“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根据统计,全国修建成功的水田、官田、民田有  363000  顷。”

“在古代来说,拓展田地就是增加财富,这难道不是一种增加财富吗?”

秦敏才的眼睛也带着一种亮光,看着下面的人。

其实思绪已经回到了那个时候大家都积极奋斗的时候,都在努力的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以人为本,就是社会进步。

(我记得,那一年的粥可甜了!)

(去年饿死了我爷爷,后来那年我家开了荒山,多种了一点东西,那个冬天我家没有饿死一个人。)

(劳役也有钱了,能有些钱回来,至少能买得起粮。)

(也就是修了一条水渠,我们村大丰收了,水渠接连的几个村都好收成嘞!)

(这些都要感谢王荆公。)

……

天幕之上的弹幕陡然就多了一圈感谢的话语。

王安石看不见,朱清谷则是轻点指尖,让系统把一些弹幕投影到了王安石的脑中。

王安石见到很多事情都没有太多涟漪,可是看到这些,他也难免有些波动。

他转头向后看了一眼朱清谷,朱清谷只是浅笑着一点头。

他也是一点头。

赵顼脑中也出现了这一幅盛世景象,随即又无奈惋惜,怎么就走到了后面那样去了?

接下来秦敏才也说到了王安石变法当中的均输法。

核心内容也就是改变了从地方政府固定向汴京输送物资,而是改成东南六路物资运输。

并且设立了发运使,根据汴京需求和各地物资丰歉情况调取物资,避免重复运输和浪费,并且还会平衡物价和储备。

在物价低的地方多收购,物价高的时候抛售,不仅稳定物价,还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已经很接近现代的观念了。

再对比一下明朝的看看,明朝的政府就像是一个头重脚轻的怪物,对于外界的反馈都是不及时的,也是没有太多经济上的考量的。

“均输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资运输效率,降低了财政成本,但是肯定也是触动部分官僚和商人的利益的,到了后期,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这部分人也很好理解,之前的那种方式难免有黑手,现在你不给我贪了,那我可不是要反对你?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50_150327/c1544688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