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降系列之《天降盛世》 > 第二十五章 回首峰峦入莽苍(4)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四节

    由于仉踉的船队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是“文物”,对于文物,任何国家的出入境都是有限制的,菲律宾也是一样,更何况当地政府根本也没有想到在这个大海中能够出水这么多宝物,为了防止当地政府对出水文物的窥视,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一开始仉踉就在出水文物上的保管和运输环节安排了特定的渠道,所以发掘出来的文物只要经过的初步的鉴定以后就通过直升飞机分段的向停泊在附近的游船上运送,游船囤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派水上飞机来运走,运到香港以后立即存放在香港汇丰银行的保险库里。这也是为了防止一些窥视打捞行动的人对文物的抢夺。从第一批文物到达香港以后,商界和道上的帮会都已经知道平龙社这回发达了。现在平龙社找银行贷多少资金都可以,这也是银行的一种嫌贫爱富的特性,问题是平龙社根本就不打算贷款,司徒晟已经安排家族里经过瑞士的秘密账号给了仉踉一大笔资金,平龙社根本就不缺乏资金。

    3号沉船的打捞很快就结束了,鉴于这条船外型基本完好,仉踉打算把这条船进行修复,特别找了散装货船将沉船运了回去。光这条船的历史价值就已经无法估量了,在国家历史博物馆里还没有保存这么完好的明代船舶。在运输这个沉船的时候,平龙号又开始了对7号沉船的打捞。

    7号沉船是散落在这堆沉船边上的一艘比较小的,船体单薄,通过海底的探察大概已经确定了是南宋或者更晚一点的沉船,由于船体结构非常脆弱,没有可能进行整体打捞了,打捞队决定用海底吊索滑动吊篮的方式逐步的把沉船里的物品弄出海面,这个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比整船打捞还麻烦,首先要在海底通过底锚固定滑动用的钢缆,底锚必须是深扎在海底岩石的缝隙里,还要具有相当的强度,然后在打捞船上用绞盘车相对绷紧,打捞船在这片深海区里根本没有办法下锚基本上是靠卫星定位,利用船上的动力来不断的稳定自己的泊位,由于海流的变化,这根吊索在海里也不是固定的,因此通过这个索道每次吊起来的物品也不能多,还要小心不要破坏了物品,这样打捞的效率就高不起来。好在潜水员们干劲十足,老天也帮忙,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基本上把这些物品都打捞上来了。

    由于打捞出来的物品种类繁多,打捞船上不具备精确鉴定的条件,在船上只能进行初步的分类,仉踉安排了几个在香港雇佣的年轻学生做这个工作,而那先生夫妇则先行回到了香港,在香港他们要对出水的瓷器进行仔细的鉴定工作。而在菲律宾的那片海面上,打捞船队正在面临着一场十分危险的搏斗。

    “敬语轩”的地下室经过改造,已经成为一个安全的坚固的收藏和鉴定的场所,仉踉安排在这里分批的对从银行保险库里转过来的文物进行最后精确鉴定,而这项工作自然是由那先生来主持了。从打捞队回来以后,那先生夫妇带着几个学生在那里逐件的清理着打捞上来的瓷器。这些学生都是从全国各个大学考古系招募来实习的学生,他们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见识见识这些难得一见的文物。这次打捞上来的瓷器五花八门,特别是7号沉船上的物品非常杂,经过鉴别,这条已经破碎的沉船是南宋时期的商船,也不知道这条小商船为什么会走这样一条航路。从这里打捞上来的一些宋代瓷器大部分都破损了,几乎没有一件完好的,虽然破碎了,但是经过黏接以后,仍然是有相当的价值的,因此那先生仔细的边鉴定边加工,工作进展的十分缓慢。

    “先生,您看这是个什么东西?很奇怪!”一个学生拿着一个大约有50公分长,宽高各10公分的方状物品过来问那先生。

    忙的不可开交的那先生抬起了头,双眼从老花镜的上方看着这个有些惶惑的学生。

    那是一个呈长方体的长匣子,远看好象是烧制不好的瓷器,可是经验丰富的那先生一眼就看出那不是瓷器,

    “你把这个东西的外面清理干净后再来找我,这不是瓷器,是玉器,虽然玉的质地不是很好,但也算古朴了。”那先生端详了一下以后,就指点着那个学生用清水去仔细的冲刷这个石匣的外面。

    这是用青玉雕出来的一个石匣,可是封口在哪里哪?那先生把那个石匣放在了高倍的放大镜下认真的观察起来。

    青玉是界于白玉和黄玉之间的一种软玉,成色要比其他玉差,在润、糯、滑等方面不如白玉,由于色泽很难找到大块的纯色和流畅的纹理,所以在玉雕上往往是借助其纹理花型顺势雕一些摆饰、扇坠、腰坠等小物品,像这么大的石匣用青玉来做还不多见。那先生看了一会还是没有找到封口之处,也没有看到有合对榫口的痕迹,他看的眼睛都酸了。从这个石匣的分量上他已经掂量出里面是空的,而且装有其他物品,可是现在甚至连石匣的封口都找不到,不免有些灰心。他只好先把这个石匣放了下来,准备以后再慢慢的研究。

    那夫人则是一边给瓷器分类,一边给学生们讲课,

    “这些都是清代的瓷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发展臻于极盛。这三朝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皇帝本人都非常喜好瓷器,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乾隆两位皇帝还历次亲自诏令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仿造历代名瓷。因而这一时期的仿造水平很高,所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的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这样的风气不仅是官窑盛行,就是一些民窑也很流行,不过要说仿制的水平则以‘郎窑’、‘唐窑’的制品最为逼真。这件就是‘唐窑’的。”那夫人指着丈夫手里的一个青花瓷盘说道。

    “什么是郎窑?郎窑是指康熙年代由郎廷极兼任陶务官时的景德镇官窑。这个郎廷极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陶务官,清朝人刘廷玑在自己写的《在园杂志》中称赞到,‘近複郎窑为贵,紫桓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黝水颜色,橘皮综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唐窑一般指乾隆时的景德镇官窑,实则贯穿雍正、乾隆两朝。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博才多艺,并能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经过刻苦钻研,居然成为‘深谙土脉、火性、诸料’的制瓷专家。在他直接管理和指导下,景德镇官窑成就惊人。仅雍正后期,短短几年间,便烧造出仿古品种四十余种,另有创新品种十几种。乾隆时又有更多的品种问世。这一时期的仿古瓷技术上精益求精,但并无牟利目的。特别是官窑的产品,烧出来是为皇宫御用的当然更不敢真的用来鱼目混珠。所以许多仿品并不仿写前朝年款,而是直书本朝年号。清乾隆时还干脆写上‘大清乾隆仿古’的专款。这样的仿作只能称作‘仿品’而非赝品,所以,这个时期的瓷器是很好鉴别的,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后期仿制的大多都达不到这个时期的水准,即便是写上了当时的落款也是蒙混不过去的。”那先生拿出一件赝品放在真品的傍边做示范。

    “清末民初,中外人士搜求历代古瓷者渐多,古董行生意兴隆,因而仿古和造假能手亦相继涌现。上自原始社会彩陶、黑陶,下至唐三彩、五代越窑与宋代各大名窑,乃至明代德化白瓷、山西法华以及明清各朝各代各类品种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几乎无不仿作。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烧造时的用意即在于拿来冒充真品,所以就不但要求‘神似’,也极力追求每一点细节的‘形似’,诚可谓处心积虑。加之当时去古未远,匠师们的经验、技艺、工具、环境、修养以至心境都与古人接近,因此,仅就烧造瓷器中的赝品——假古董而言,这一时期的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你们看,这件是咸丰年间的赝品,这是民国初年的赝品,其成色有多大的变化啊!”

    那先生这个时候特别强调的说,

    “总的看来,古今制造仿古瓷的目的无非出于两个,一是发思古怀旧之心,保持传统品种,这样的仿制品价值是很高的,有的甚至超过了原来的真迹。二是以假乱真,牟获商业利润,是一种欺诈造假的行为。前者对瓷器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清代康、雍、乾三朝,既是嗜古、仿古之风极盛的时期,也是大量新品种涌现的时期,可见在瓷器发展中,仿古不但不妨碍创新,而且能够促进创新。然而另一方面,从文物收藏和鉴定的角度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仿制品,就会给我们今天的鉴别造成困难。特别是古代那些技艺精湛的仿品,即便制作者当初的用心完全纯正,也不能排除后代利用其逼真的仿作来假冒真品,牟取暴利。这是我们玩赏鉴定古玩所必须要注意的。”

    第一批搜集到的瓷器有永乐青花玉春瓶2尊,青花轮花扁腹绶带葫芦瓶1尊,还有好几个宣德青花大盘,青花大碗,数量也不少,最多的是天启年生产的各种碗碟、酒壶、果盘之类的。那先生初略的估算了一下,按照市值起码有4亿多元。

    面对那个打不开的石匣,有些学生提出是不是可以用超声波探伤仪来测试一下,那先生立即说道,“不行,我们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万一超声波伤到了里面的东西,那会使我们遗恨千古。”

    “超声波应该没有那么厉害吧?现在不是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吗?”一个香港大学考古系的学生不信的问道。

    “有没有伤害我们现在不知道,在考古上,为什么许多操作都还那么原始?就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这些现代仪器对古文物有多大的伤害,要知道,古代的陶器、瓷器、字画等,上面的彩色大多都是用各种氧化金属物来着色的,一旦检测的时候发生谐波共振,那原物就会发生变异,为了确保文物的原状,在检测文物的时候一律不许使用x光、超声波、核磁共振等现代化手段,难道这个你们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没有给你们将过吗?”那先生严厉的看着那个打算投机取巧的学生。

    平龙号在这片海域已经停泊了一个多月了,风平浪静的海面一直没有什么动静,整个船队在高速的运转中,萧斌这个在陆地上打拼的旱鸭子也锻炼成了一个地道的“水鬼”了,每天他都会到海里去游上那么几圈,海军陆战队的那些退伍兵还真不是盖的,把他调教的跟个老手似的。萧斌把45个保卫人员安排成三班,日夜不停的监视着海面。船队有一艘补给船和一艘工作船停靠在附近,补给船上装载的是其他船上要用的给养和燃料,工作船则是给打捞船提供电能和淡水以及其他支援的专业船舶。几个船之间用缆绳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外围的工作船还向海底抛了一根超长的底锚,以便固定这几条船,也只有工作船上有这样的超长底锚。

    黄六安带着那几个潜水员经过一个多月的海底勘探,基本上摸清了这个沉船区的沉船情况,在这些沉船里,除了3号和7号是商船以外,只有12号还有打捞的价值,其他的沉船大多是渔民的渔船,而且沉没的年代大多是近代的,但是这个12号则是处在旋涡的中心,很难接近。打捞完7号船以后那12号船就很难搞,黄六安已经试了好几次都失败了。由于打捞12号的进展缓慢,使平龙号的甲板上变的清净了许多。

    谷进组的大川宏一在老大的指示下很快就在东南亚招募了一批亡命之徒。巴拉当是印尼海军的流窜犯,在巡逻的时候杀了艇长,成功的劫持了巡逻艇,然后销声匿迹。以后成为印尼的一个名声雀起的职业杀手。巴拉当的特长是水上水下的功夫特别好,论操船,他可以驾驶各种船舶,论水下,他可以在水中不换气的憋上5分钟,每每攻击对手的时候都是把目标弄到水下干掉。这个家伙本来是被印尼警方通缉的对象,正走投无路被大川宏一给收留了。小泉静二则是原来右翼首相的后裔,早年也是在日本自卫队特种部队服役的,后来退伍,擒拿格斗和搞特种破坏是他的专长,从自卫队回来后喜好杀戮的他一头就扎进了谷进组的怀抱,成为大川宏一的得力干将。加里诺夫则是俄罗斯内务部队的电子战高手,因为利用技术偷窃银行的金钱而被放逐到库页岛的牢狱,后来越狱来到日本,成为谷进组里数一数二的电子专家。

    大川宏一自己则是原日本东京警事厅特别课的课长,专门从事反黑反恐怖的工作,熟悉各种破坏反破坏的细节和程序,精于计划和对目标的突然袭击。由于自己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权利争斗,被对手搞下了台,当时的谷进组老大谷进平八郎在跟这个对手较量了多年以后终于用重金把大川宏一收罗到了麾下。自从有了大川宏一以后,谷进组在日本黑道上所向披靡,因为大川宏一一改过去打天下用杂牌军的黑道特点,专门去招募那些从警察军队退役的特种人才,这些人不一定勇敢也不一定真正对组织忠心,但是这些人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行动的安全也是建立在科学的计算上,他们的行动就像钟表一样的精确,因此在突袭对方的时候往往是伤人最少,收获最大。短短的一年就把日本的其他帮派给打爬下了。

    这次的行动则是谷进平八郎亲自安排的,他把大川宏一叫过来说道,

    “大川啊!你不是老是想离开组织吗?这次有一个机会了。”

    大川是警察出身,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混到这个组织里的,当时加入的时候,说好了大川是秘密的,包括他所领导的这个特别行动队。在谷进组里出来老大以外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个特别行动队的存在。大川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靠谷进的,那个时候他刚刚进监狱,整他的人没有按照惯例把他关押在都是警察犯人的监狱里,理由是只有一年徒刑。当他知道自己将会被关押在许多刑事犯的监狱时,他知道自己的性命不保了,虽然他的过失只能重判一年,可是对方显然是要至他于死命,在那种监狱里有多少犯人都是他亲自抓捕的,他现在沦为囚犯后在监狱里的日子真的是数着过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谷进平八郎安排了他在监狱的生活,由于有谷进组的照应,他才免过了性命之忧,可是作为回报,他秘密的加入了这个黑社会组织。

    --&网--网  ;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_13336/c413601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