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一边喂孙女一边看了看黄氏,壮着胆子说道:“笑笑她娘,你是想让表亲托东西给山子?”
云姐儿已经提了两次,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提起,看样子就是想要表亲帮忙托运。
苏氏眼珠子转了转,必须从现在开始准备整理,过完年后就让表亲送给山子。
黄氏再反对,也要这么做。
要不然山子没东西吃。特别上次的小笋干,山子说很喜欢。
云姐儿接着苏氏的话说道:“阿娘,我是这么想的,表亲到辰州府了,不如我们跟着一起去。山哥一直说来接我们,我看他的样子早就把我们忘记了。”
指了指小肥妹,委屈地说:“阿娘,你看笑笑,明天就两岁了,已经好久未见过山哥了,说不定早就把山哥忘记了。”
苏氏,孙伯民,黄氏愣了愣,惊讶地看着云姐儿。
三人也只不过以为云姐儿到处打听,是想送东西给孙山。
竟然想跟着去找孙山的?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黄氏第一个不赞同地说:“云姐儿,不能去。路途遥远又危险,上次山子不是说遇到山贼吗?这世道还是不太平,不能去。”
看了看小肥妹,继续说道:“你看笑笑,那么小,路途奔波,万一路上生病又找不着大夫怎么办?不行,不能去。”
孙伯民也不赞同地说:“是啊,笑笑她娘,我们也知道你担心山子,但路途实在太远了,不好去。特别是骑田岭那一段路,一直绕着山走啊走啊,就是走不出尽头,实在太难走了。不行,不能去。”
想到白白胖胖的大孙女走这么远的路,孙伯民哪里放心。
连连摇头说:“咱家笑笑还小,走不了。等大了些再看看。”
然后苏氏则跟孙伯民和黄氏不一样。
觉得山路有什么难走?她家就住在山坳中,走山路比吃大米饭的日子还长。
区区那个所谓的骑田岭,有什么难呢。
何况苏氏非常牵挂孙山,日思夜想,整日担心孙山吃不好睡不稳。
而且在孙家,这日子没法过了。
孙伯民和黄氏合起来欺负她,没有山子撑腰,那一个受气。
苏氏恨不得立即投奔孙山,跟在孙山身边吃香喝辣,更重要不用挂心。
又偷偷地瞄了一眼云姐儿,肚子跟大胖孙女一样,圆滚滚。
又何用,蛋都不生多一个,还未给孙家添丁呢。
苏氏这次学聪明了,不是从自身出发,而是从孙家出发。
装模作样地说:“阿娘,当家的。自己一个人去就怕,跟着表亲去,哪里会怕呢。人家吃盐比我们吃米还多。自然知道怎么走避开危险。而且山子说的山贼,不是被剿灭了吗?根本不用担心了。我看,跟着表亲一起到辰州府,去找山子最好。”
黄氏连忙摇头说:“不行,路太远了,就算跟着表亲去,我也不放心。还是等山子回来接你们去。”
云姐儿和苏氏出乎意料地站在同一线上。
心里想着:等山哥/山子过来接,蚊子都睡觉了。
孙山是说过接他们去任上,但这么久了,一直都不来信。
云姐儿和苏氏对孙山一点希望也不抱。
云姐儿温温柔柔,低声细语地说:“阿奶,表亲做买卖做得挺大,有不少伙计,也会跟着镖队一起去。”为
了让黄氏和孙伯民放心,云姐儿补充道:“这个镖队就是之前家公和山哥请的那个广盛镖局,信誉绝对好。跟着他们走,不会出事的,”
孙山到岳麓书院读书就跟着广盛镖局去,孙山到沅陆任职,到长沙府这段路也是跟着广盛镖局。
两次都平安抵挡,云姐儿对广盛镖局充满信心。
孙伯民听到广盛镖局,尘封的记忆苏醒。那个展镖头的确挺好的,为人也仗义,只是路途还是太远了。
连连摇头说:“笑笑她娘,从广州到长沙,还要往辰州府去,之后才到沅陆县。那得走多久啊。路上太颠簸了,可难走了。你一介女流之辈,可受罪了。”
又看了看扶着苏氏双腿的小肥妹,更是摇头说:“笑笑还是细蚊仔,路上蛇虫蚊蚁多,笑笑更受不了。不行,不要去。太危险了。”
这时候苏氏蹦跶出来说道:“当家,有什么危险不危险。跟着表亲,镖队去,他们懂得怎么应对的了。你看看别人当官,谁不是带上妻儿老母老父亲去的,哪里会像山子形单影只?
别人的女眷能受得了,怎么我们就受不了?而且我们还是穷苦人家出生,比富贵人家更受得了。走山路而已,谁没走过。”
随后又说道:“山子明年就二十五岁了,人家这个年纪儿子都上学了。可怜我家山子,一个茨菇丁也没有。”
说完后,瞪了一眼云姐儿。这个媳妇没用的,儿子都不会生。
哼,要是在别家,早就休了她了。
又看了看坐在小矮凳着急吃粥的小肥妹,心梗又发作了。
吃,吃,就知道吃。
孙家的米粮被这个大胖孙女吃了多少。将来弟弟还有的吃吗?
哎,家公也真是,为何给家里捉个女娃,怎么就不捉男娃。要是有男娃,现在就不用那么愁了。
苏氏这么一说,黄氏和孙伯民也着急了。
是啊,孙山已经二十五岁了,名下就一个女娃子,别人的儿子早就能打酱油了。
孙伯民心里特不是滋味,就前不久村里开会,自个的确坐主位,但有鬼用!
比他位子低得多的同龄人,不是抱着茨菇丁,就是扛着慈姑丁。
特别是祠堂添丁的时候,一盏一盏的灯,就是没有一盏属于自己添的。
前不久三弟家的永哥儿,终于生了个儿子,摆宴席摆得那一个热闹。
孙伯民依旧坐主位,但有何用?又不是山子家的!
孙伯民受够没有儿子的苦,好不容易有了儿子,并且成为全村的骄傲。
高兴是高兴,只是随着年纪大,一声一声的“阿爷”,孙伯民又愁没孙子了。
孙伯民可不想孙山像自己那样,没有儿子在村里抬不起头。
养儿九十九,常怀百岁忧。儿子和儿媳常年分居,能蹦跶出儿子才怪!
云姐儿见孙伯民和黄氏陷入忧愁中,不由地暗乐。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看来去找山哥的几率大大滴提高了。
云姐儿感激地看了一眼苏氏。
家婆还真会挑痛处,击中要害!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7_137744/c156394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