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 第383 章 春忙

时间恍如白驹过隙,各朝代的人们,日子还在继续往前走。

大禹和族人们在发展种植业,另外饲养家禽家畜也在尝试着进行。

当然一开始肯定没那么容易,后世的养殖业是有专门的技术和饲料,但这对于第一次养野兽的远古先人,实在是一件重大且艰巨的任务。

大禹站在猪圈外面还挺犯难的,这猪圈还是他看到后世刘晓希家的那种,来找族人们搭建的。

不过材料不是砖和水泥,而是木头和土夯起来的。

猪圈里有十几只小野猪,是外出打猎的族人们把猪爹猪娘干掉后,捉回来的,不然面对大野猪,大家可没办法活捉,即便捉回来,就野猪那攻击力,也养不了。

只是这第一次养猪,而且还是野猪,大家不知道该喂养它们吃什么。

后世有猪饲料,还有土豆、玉米喂猪,但现在大家都才把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人都没吃上,猪哪有吃的。

还有旁边的羊圈、牛圈,抓几头野山羊、野牛也是费了族人们好大的功夫。

以前抓野兽那是生死不论,现在为了开展养殖,族里的青壮只能尽可能的抓活的。

看着都等着自己拿意见的族人们,大禹一锤定音,“先去山里采集这些动物平时吃的那些东西,先拿来喂。”

一年轻的小伙有些跃跃欲试,“首领,要不要抓些老虎回来养?”

旁边的青年推了自己的伙伴一把,跟看傻子似的,“牧,你是不是傻啊,老虎那是能养的吗?”

“嘿嘿,我这不是想着养几只小老虎,以后长大了骑出去威风...”

......

就这样,有人在种地、有人出去采集野菜浆果,年迈的族人留在部落看孩子或是修修补补,年轻力壮的则是出去打猎,要保证肉食来源。

春秋时期

诸侯国之间还是摩擦不断,结盟的结盟,干架的干架。

几百个诸侯国,注定最后大一统只会留下一个,那他们之间搞吞并是必然,历史发展趋势不可挡。

西施她们的日子没什么变化,国恨家仇在后世大一统的情况下,早就没什么意义了,况且越王都不知道躲哪去了,只是大家想去后世的想法从未消失过。

勾践也很心烦,他想复国、想找夫差报仇,但本钱不够,求助他国,但没点好处,别人不帮忙,这就需要谈判了。

孔夫子的生活过得还可以,又是种地又是教学,还能看光幕学习新知识,只是他周游列国的计划又要往后延了,真是痛并快乐着。

秦朝

朝堂上

扶苏率先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他这段时间也是累瘦了,当然瞧着也没以前文弱。

扶苏说完后,冯去疾作为丞相,也开始汇报工作,“...农事安排也已到位,至于大秦国家图书馆也已完工,微臣已经和诸位大人们将经史典籍复录了一遍,这些书十日内会全部投放进馆内,届时图书馆面朝大众开放,至于博物馆,预计还有三个月就可完工。”

嬴政微微颔首,“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

众大臣:“臣等分内之事。”

国家的变化百官都看在眼里,虽然这段时间很累,但看着在大家着手改变的一切,却也非常高兴,自豪感油然而生。

李信愧疚的上前,“陛下,微臣办事不利,派出去的人都未寻到项羽和张良的下落。”

此话一出,静默一片。

嬴政倒是不意外,“如今找人没有后世方便,别人真要躲起来,想找到并不容易,你也不必太在意,若是他们能躲一辈子,也是一种本事,你好好练兵,北方还不太平。”

李信感动的点点头,“微臣遵旨。”

嬴政转头看向李斯,“大秦的教育体系该怎么走,你和冯相就结合后世的教育方式来商议,弄好再拿给朕过目”。

......

江东地区

项羽还是偷偷摸摸的跑了,但他还记得给叔父留下信件。

他要去外面闯一闯,倒也不全是因为刘邦,主要还是他实在不想呆在山沟沟了,若是就这样躲躲藏藏一辈子,太窝囊、他不甘心。

至于出去后会是什么结果,他不知道,若是死了也不需要提心吊胆生活了,活着当然更好。

至于收到留书的项梁和项伯,急得嘴巴上都长泡了,派人去追又没追到人,也只能无可奈何提心吊胆。

项庄心里是有些羡慕,他也想学他堂哥一样出去看看,但自堂哥偷偷跑了后,长辈们看管的更严了,就怕不懂事的小辈跑出去,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留他们这些老人去收尸不成?

汉  元光年间

刘彻闲着没事就去军营看看霍去病,或是在后宫转转。

他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个盼望丈夫归家的妇人一样,西边是去天竺寻棉花的,东边是去东瀛寻矿的,北边是出征攻打匈奴的大军,都有他惦记的。

现在他前妻也同样折腾。

“你说你想干嘛?”

刘彻掏了掏耳朵,显得有些惊讶,不确定的再问了一遍。

陈阿娇不厌其烦的重复了遍,“我说我想出使西域。”

刘彻猜不透陈阿娇的想法,“为何?使臣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好好当你的公主不好吗?”

陈阿娇一副你不懂的模样,“一直呆在长安多无聊啊,当使臣不仅能报效国家,还能到处看风景,有意思多了。”

刘彻头疼扶额,但还是耐心的劝着这个前妻加表姐,“这不仅是累,风险还很大,张骞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被扣了好几年,你一介女流,要是出事了我怎么给姑姑交代,姑姑知道此事吗?”

陈阿娇皱了皱眉,“我母亲那里我自会去说,你只要同意就行。”

“那你就先让姑姑同意吧,她同意了再说。”刘彻摆摆手撵人了,他可不希望到时候,他姑姑来宫里找他一哭二闹三上吊。

......

汉  本始年间

霍氏一族的日子好像有变化,但好像也和以往还一样。

霍显死了,霍家其他人影响倒也不算大,要是罪魁祸首不死,大家才更担心。

只是霍成君消沉了,瞧着跟个行尸走肉一样。

那是她亲娘,即便她做的事情再大逆不道,但也是因为她这个女儿,谁都可以怪她娘,唯有她不能。

当然因为历史上霍成君进了皇宫、是皇帝的女人,这一世她还有个恶毒的母亲,别人也不可能没想法,这辈子她是不可能嫁人了。

霍光瞧着没什么变化,但心里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对这个女儿,养一辈子也没什么,只是这一世不要抄家灭族,让女儿衣食无忧一辈子倒是很容易的。

皇宫内

刘询思考再三,最终也没拿霍家其他人怎么样。

主要是借此机会拿捏到了霍光,还得到了一部分权利,刘询还是满意的,一步步来,他不着急。

许平君也不难过,他们夫妻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罪魁祸首已经死了,她更不希望陛下因为她,得罪了霍家,那自己该愧疚了。

东汉末年

如今天气都渐渐暖和起来了。

刘备联合曹操、孙权出兵东瀛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

这个事情不能拖下去,一旦他们不抢占先机,那其他势力必然会行动,东瀛是真有宝山啊。

当然,虽然他们都对彼此看不顺眼,如今也不得不这样办,至于最后宝藏要怎么分配,当然是平分。

三国  建兴年间

魏蜀吴三国也是计划去东瀛,三国联军整装待发。

蜀汉这边领头人是蒋琬,这么大的事情,他可不放心别人,至于姜维还在前线守着,免得被别人来偷家,万一孙权和曹睿这俩不讲武德呢。

而朝中费祎、董允他们会看顾着陛下的,蒋琬也不是太担心。

只是刘禅很担忧,但他也知道自己好好守着家比较好,等着大军回来。

周武时期

李隆基这次回来,感觉他姑姑变了,不仅是他姑姑,朝堂也变了。

太平公主倒是不觉得自己哪变了,唯一的改变大概就是她咸鱼了吧,权利是个好东西,可惜一招不慎将满盘皆输。

即便再不甘心,但她还是选择了退场。

而这次李隆基从东瀛回来,虽然有功,但鉴于历史上他后期干得太荒唐,所以武曌也没特别表扬。

至于其他的将领们,论功行赏一个也没少。

李隆基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倒是一副十分乖巧的模样听从安排。

武曌也没在意,而是让他和以前一样,该干嘛干嘛。

百官都老实的一批,如今朝堂上出奇的平静。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李显的太子之位又被废了,如今储君这个位子还空着。

加上太平公主这边也沉寂了。

当今对李隆基这位历史上的皇帝,态度意味不明,大臣们即便想站队,也无从下手,以至于风平浪静。

开宝年间

赵德昭回来后,赵匡胤原本的郁闷和难受一扫而空。

可不咋地嘛,出征大军回来,不仅灭了东瀛,还带来了一片土地,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赵大怎么可能不高兴。

今晚宫里还要设宴给归来的将士们接风洗尘。

赵德昭的府上,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俩还在闲聊着。

“二哥,你真厉害,这次爹肯定会论功行赏,给你封王了。”

赵德芳很是兴奋又羡慕的说着,他们兄弟俩的感情如今还算不错的,虽然羡慕,但还不至于妒忌。

赵德昭闻言笑了笑,安慰道:“等过几年你长大了,到时候也能上马杀敌、带兵打仗。”

“嘿嘿,这也是,二哥,你不知道,最近发生了好多事情,爹前段时间还因为崖山海战的事气晕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嗯?怎么出来那么大的事,那爹的身体现在如何?”

......

此时的皇宫内

赵匡胤也兴奋的和宋皇后说着话,畅聊着以后要收复北方的场景。

宋皇后也在笑着附和,她觉得这一世概率应该大些吧。

宫里的厨师们都在紧急的忙碌着,今晚的宫宴可不能马虎了。

元朝

忽必烈和大臣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也决定让他的蒙古大军再次东征了,这也是不太容易的。

因为之前也不是没有征讨过倭人,但第一次四万大军出征,结果因为准备不足撤退。

第二次又出动了十四万大军兵分两路征讨倭人,结果遇到了超大台风,损失惨重。

如今已经是第三次出征了,元朝君臣都十分忐忑不安。

忽必烈一点也不希望再出现什么意外,不然他是真的要放弃了,希望系统保佑保佑吧。

真金心里也很担忧,但面上还要安慰他老父亲,“父汗,趁此机会把倭人解决了,想来民间的矛盾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嗯,希望大军凯旋归来,也希望大元能坚持久一点、再久一点。”忽必烈语气有些惆怅,为了王朝的未来,他也接受了儿子的意见,改革势不可挡。

......

洪武年间

朱元璋这段时间精神状态可不太好,神情疲惫,就连马皇后也是这般。

但朱元璋还是要打起精神处理朝堂上的事务,否则都丢给儿子,他不放心。

朱标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四大案牵扯出那么多人,差不多是将朝野上下都给换了一波。

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虎视眈眈,内部也不消停。

朱标拖着疲惫的身躯,眼神也显得倦态,“爹,儿子认为除了贪官污吏必须清理外,其他人就此轻拿轻放吧,另外,一些政策也要变了,官员们的俸禄也该提高些,至于对弟弟们的教育,还是要重视。”

朱元璋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他也知道儿子的意思,“就按你的意思来吧。”

......

洪武的大臣们也在寻求出路。

功臣们该退的也在退,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退出朝堂漩涡,这对大家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

胡惟庸也递交了辞职申请,这么长时间,上位对他一直没有拿出个处理结果,那就他自己识趣一点,先辞掉丞相的职位吧,若是还能活着,就带着一家老幼回祖地去。

知道自己的历史结局后,他对官场早已没了想要大展雄风的想法,还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才是好事情。

李善长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把自己关在书房内待了三天三夜。

李家人担忧不已,等人出来后,就是召开家族大会。

即便是再舍不得如今的权势地位,但为了长久打算,他也要谋划出路。

蓝家和常家本就是同气连枝,目前明面上是一如既往,但只有他们知道自己的打算。

当然朱标也知道,但还没告诉父母。

徐家也着急了。

虽然历史上是朱棣登基不假,但这一世太子可还活着,以后也不知道是什么结果,思来想去还是给燕王妃递去了消息。

徐氏也只能交代家中兄弟,先静观其变,一边又盼着朱棣这个主心骨归来。

被媳妇惦记的朱棣,现在还在海上飘,距离家也越来越近。

永乐年间

被关禁闭的朱高燧终于等到他爹想到自己了,天知道他这段时间都感觉此生无望了。

朱棣想到自己这个儿子,也是物尽其用,让他去对付女真。

“劳资的话听见了没,让你去带兵打仗,省得一个个闲得发慌,就惦记着我屁股下面这个位置。”

朱棣的话把朱高炽和朱高燧都吓了一跳。

大胖当即站在旁边嚷嚷着喊冤,“爹,你这就冤枉我了。”

朱高燧则是连忙跪下认错,冷汗都要吓出来了,怕他爹翻旧账。

“爹,儿子不敢,以前是儿子错了,你别生气,我这就去把女真灭了给你出气。”

现在别说是让他去灭女真了,只要是能好好当王,他保证老老实实的,这当庶人的日子可不好受,他再也不想体验了。

“哼,这是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明儿你就去军营吧。”

......

沐氏在家急得求神拜佛,这次进宫可是关系到她们一家人的命运。

韦氏安静的坐在旁边吃茶,很理解她这个妯娌,想当初她不也是如此吗,只希望她丈夫这次争气点,回来也老老实实的,当庶人的日子受尽别人的冷眼,她受够了。

崇祯年间

此时的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冷空气一直在九州大地逗留。

百姓们都有猜测,或许就是所谓的小冰期来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百姓们种地是不敢有半点马虎,地里到处都是辛苦耕种的农人。

两鬓斑白的老族长,站在路边一脸愁容,在他前面的大片土地里,都是忙碌的族人。

“唉,这以后的年景只怕都不好,今年希望地里收成能好些,这样也不至于太担心以后越来越冷没吃的。”

旁边稍微年轻点的老人同样心情沉重,“谁说不是,天冷了,收成怎么好得了,后世的种子产量高,今年好好种,也不至于对未来太绝望。”

着急赶来的中年男子担忧的看着两个小老头,“爹、三叔,你们咋来了,还是回屋去歇息吧,这天气还冷,感染风寒可就不好了,地里有我们在,你们别操心了哈。”

......

皇宫内

朱由检收到了来自秦良玉的折子,里面简单明了的只说了一件事,想带兵出战,迎战鞑子。

朱由检这心情有多复杂就不提了,可是现在他的确需要一支军队来京城保护他的安危,朝堂上的一些人必须要清理了。

思考再三,朱由检给秦良玉去了一封密信。

此时的川蜀一带,秦良玉还是日复一日的率领军队训练,她实在无法接受大明亡国的结局,只要她还活着,即便最后奋战而死,她也不怕。

张凤仪也和她婆婆一样,她的婆婆也是她的偶像,也算是一门两个女将军。

马祥麟对老娘和媳妇整日泡在军营已经习以为常,要是一日不在,他才不习惯。

乾隆年间

阿桂,以及兆惠、明瑞已经率领军队往东瀛去。

乾隆对自己的臣子们还是抱有极大信心的,或者说还没经过革命的东瀛在他眼里不足为惧。

本来乾隆还想把和珅一并去东瀛的,说让他戴罪立功,但阿桂不同意,乾隆也只能悻悻作罢。

刘统勋和福康安在欧洲学习也还算顺利,除了还不习惯这里的气候饮食外,但在这场大变革面前,这些显得无足轻重了。

这也让他们真正见识到,这场工业革命给西方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也让他们意识到身上的使命有多重要。

民国

战场上的局势一天比一天复杂,战士们一刻也马虎不得。

但好像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大家的战场反应能力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

唐太宗之前送来的那批黄金,经过处理,也给购来了一批武器。

加上还有刘晓希时不时想办法弄来的加特林、锋利的大砍刀,也是可以用的。

战士们现在也不缺吃的,吃得饱、能力又得到加强,战斗力爆表,让敌人也是麻爪了。

还有不少先辈在寻文物,确保它们不会流失出去。

乡亲们种地的同时,闲下来也在好好学习赤脚医生这本书,一派热火朝天。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5_135775/c203325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