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灵异 >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 第490 章 古代臣子的最高成就

{古代臣子的最高成就是什么}

鉴于这个话题和各朝的官员们息息相关,这些王公大臣没有一个是答不出来的。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网友一:在古代,武将征战沙场,他们的最高成就是开疆拓土、封狼居胥。

文臣的最高成就不太好衡量,他们和武将不同,武将看得到实打实的功绩。

虽然古代‘文正’是文臣的最高荣誉,但文臣的谥号授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太多,比如皇帝的好恶也包含其中}

百姓们还觉得很有道理的,虽然他们是没机会接触皇帝,但皇帝喜欢谁,就给对方美谥,可能性很大的嘛。

一个书生猜测道:“可能这个大臣兢兢业业也不一定升官,另一个会拍马屁的,升官还很容易。”

商人也说道:“皇帝肯定有喜好和讨厌的人,万一你做得再好,就是讨厌你,那也没办法...”

......

民间的这些声音,皇帝们虽然听不见,但明君们感觉自己还是会很公平的,即便真有什么私心,朝堂上那些大臣也不会干看着。

元光年间

在家上文化课的霍去病还很开心,因为下雨了,他也不需要练武,干脆读书。

不过现在他正沉浸在‘封狼居胥’成了武将最高荣誉的快乐中,一时半会儿也学不进去。

远在东瀛的李广,也希望孙子以后可以封狼居胥,自己的可能性太低,孙儿还是有机会的,想到远在长安的孙子,李广也是想家了。

{网友二:武将的最高成就不是封狼居胥,而是黄袍加身,当武将的天花板是赵匡胤;

文臣的最高成就,什么封王、加九赐、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都是虚的。

文臣的天花板是王莽;

至于女子,女子的天花板是武则天}

祖辈们:...

这话一下给他们整不会了。

百姓们仔细一想,感觉还怪有道理。

君王们看得两眼发黑,这小崽子是想撺掇自家的大臣们谋反啊?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这些皇帝,现在手痒得很,想将这小子的嘴捂住,可别叭叭了。

刘彻皱了皱眉,“封狼居胥多好,朕的去病就是武将之最。”

至于宋祖,之前本就被宫女烧宫的事情打击到了,现在都还在喝着汤药,结果嘴里的药瞬间喷出来,咳得他脸都红了。

“咳咳、咳、咳咳咳...”

赵德芳一边给他爹拍了拍后背,“父皇,你就先别看光幕了吧。”

看下去还把自己气得不轻,何必呢,当然这话也就是赵德芳在心里默默吐槽,他可不敢说出来。

后面的这些宋朝皇帝们,就当看不见,真要说起来,如果没有自家太祖,那他们赵家也当不了皇帝。

各朝代的大臣也不敢听后世人的话,赵匡胤、王莽这种是可以学的吗?有几颗脑袋可以试?

李斯说出的话很坚定,“我毕生所求就是为陛下赴汤蹈火,王莽之辈不可能。”

长孙无忌说道:“这历史上有几个王莽?又有几个赵匡胤?失败的机率那么大,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房玄龄语气向往,“我要像诸葛丞相一样,别的可就算了。”

......

西汉末年

王莽看着他姑姑的冷眼,那是一脸无所谓,如今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王政君如何会不气愤,她的侄儿竟然大逆不道篡位,都不知道汉高祖这些皇帝会怎么看自己?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各路诸侯进京勤王,如今就连她这个太后都被幽禁了,不管后面的朝廷还能不能坚持,她们王家名声先没了,后面也没有她们的什么事情。

周武时期

武则天年老的脸上,还能看出年轻时美人的痕迹,“后世人说我是女子中的天花板,这权谋上朕觉得还挺有道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也是值了啊。”

上官婉儿恭敬的笑道:“陛下一直是婉儿敬佩的人物。”

.....

{明朝第一备胎亲王}

别说百姓们面面相觑,就连朱元璋都不清楚。

“咋、咱大明的备胎王爷都有了?”

很是无语的老朱,呼吸都变重了。

朱标扫了一眼就不管了,这一看就是朱棣的后代。

永乐年间

朱棣父子心里也在猜测这要说的是谁。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一个王爷,被戏称为‘备胎亲王’。

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三子、明宣宗一母同胞的弟弟—朱瞻墉。

永乐二十二年,他被封为越王,没去就藩。

他爹朱高炽死后,他的叔叔汉王、赵王依旧野心勃勃。

太子朱瞻基急匆匆从南京赶来继位。

要是朱瞻基路上发生什么意外,按明朝的继承原则,皇位就该落到嫡次子朱瞻墉头上。

所幸朱瞻基成功回来了,朱瞻墉这个工具人也该退场了。}

历朝历代不少人纷纷遗憾,想到皇位此后会落到朱祁镇手上,还真不如落到他叔叔朱瞻墉手里,也许结果还不一样了。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眉毛上挑,他第一次了解到这个重孙的消息。

“反正朱瞻基的那个儿子没出息,真不如皇位给朱瞻墉算了,这家伙应该也不至于像朱祁镇那样吧。”

燕王府

徐氏的心里有些闷、又有些忧心,无疑是为历史上这些儿子争夺皇位而闹心。

朱棣少不得又要安慰媳妇一番,一想到历史上这几个不孝子,为了皇位自相残杀,他就气。

徐氏惋惜的说道:“唉,这个孩子也是个命苦的。”

永乐年间

原本朱棣还以为说的是哪个后人,结果竟然是他孙子。

“瞻墉也是受累了,但身为皇室成员,一切都要以江山社稷为重。”

朱高炽明白他爹的意思,“爹,你放心,我回去会劝他的。”

“嗯,至于你那两个弟弟,现在缺人,就物尽其用吧,到时候封一个有名无实的封号,别给机会让他们造反了。”

......

军营里

朱高燧在兢兢业业练兵,不仅是怕把他爹惹毛了,而且自己那个侄儿心狠,既然朱瞻基注定要会继位,自己还是老实点儿为好。

朱高煦现在就想重新要回汉王的封号,别的先放一边。

太子府上

张氏也有点愧疚,长子她给予了厚望,幼子朱瞻墡年岁小,也把自己的精力夺了去,就次子瞻墉,反而忽视了。

在皇家书院念书的朱瞻墉,如今已是十来岁的少年,锦衣华服神情稳重,他只知道自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朱瞻基顺利登基后,按道理朱瞻墉应该可以去就藩,但依旧没走成。

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终于忍不下去起兵谋反了。

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

虽然朱瞻基当了皇上,但膝下还是只有两个女儿。

这御驾亲征万一有个长短,朱瞻墉这个工具人就要顶上了。

皇帝要亲征,京城谁来坐镇?

如今的明宣宗没有儿子,那监国人选无疑是亲弟弟越王更合适,但想到亲叔叔都谋反了,亲弟弟能靠得住?

于是朱瞻基将监国的权力给了郑王和襄王,不想给朱瞻墉权力,免得他起什么心思}

光幕下

不光是百姓们,连各朝皇室也在看明朝皇家的八卦。

刘邦语气轻快,“哎呀,这朱瞻墉还挺惨啊,不光是被迫充当工具人,皇帝对他也不信任,虽然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有什么用?谁不想把皇位传给亲儿子?”

李世民彷佛想到了当初的自己,“他这个身份太容易受到忌惮了,也难做。”

......

洪武年间

朱元璋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评价此事,朱瞻基的担忧他明白,朱瞻墉的难处他也懂。

永乐年间

朱棣抬眼瞅着大胖,“朱瞻基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多找几个太医去给他看看,作为继承人,儿子肯定是要有的。”

朱高炽有些为难,“爹,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小子的性子,找太医给他看这个,他能愿意?”

朱棣沉着脸,“现在是看他意愿的时候吗?继承人的事排在最前面,况且他早点有儿子,瞻墉还能继续当备胎?你也替瞻墉想一想。”

朱高炽沉默了,他的确忽略了这个孩子。

皇家书院里

朱瞻墉依旧是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情绪。

而在军营的朱瞻基没什么情绪起伏,他和这个弟弟,感情不好不坏,但光幕上说的这些内容,还不知道天下人会怎么议论自己。

{…朱瞻基平叛回来,第二年,他的长子朱祁镇出生,生母孙贵妃被立为皇后。

现在朱瞻基的皇位也坐稳了,藩王们也要相继就藩。

但唯独只有朱瞻墉,没有接到就藩的旨意。

好吧,如今的朱瞻基虽然有儿子了,但谁也没办法保证这个儿子会不会顺利长大,所以朱瞻墉还得继续留在京城当工具人。}

各朝人士的非议不断,除了明朝百姓,其他朝代的人才不怕明朝皇室找他们的麻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朱瞻墉也太倒霉了,合着他就一辈子要活在阴影下呗。”

“要我看啊,这朱祁镇顺利长大又有什么用,都是明朝的一个污点了。”

“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只能待在京城里,只怕皇帝对他的态度也不怎么样,唉。”

......

永乐年间

朱棣眉头紧锁,忍住没说什么。

而朱高炽也没想到会发展成这样,好歹也是亲儿子,他也不可能一点不在意。

太子府上

张氏也愧疚了。

{等朱瞻基驾崩了,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但朱瞻墉还是没有接到就藩命令。

这一想是不是也挺苦命的,这么多年留在京城,扮演自己的工具人角色。

加上他是明宣宗的亲弟弟,时时刻刻要谨小慎微、也不敢轻易犯错,免得惹起皇帝猜忌和误会。

但哪怕自己再小心谨慎,同样有可能会被怀疑、甚至陷害。

在他35岁时,在京城去世,终身未能就藩,因为没有儿子,无子国除}

朱瞻墉早死的消息,让历朝历代很多人的议论声更大了,阴谋论的不少。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完这孩子的经历,都有些不忍了,“怎么会早逝?是生病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怎么会没有孩子?”

燕王府上

徐氏脸上有些薄怒,“没有子嗣?是他自己的原因还是别人有意为之,死因又是什么?”

朱棣无奈的看着媳妇,“额,你消消气,这种事情也许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

永乐年间

朱棣沉着脸看着大胖,“你儿子这个结局,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朱高炽哑口无言,他都不知道嫡次子会在35岁早亡,连子嗣都没一个。

朱棣没好气的白了一眼儿子,“总之你赶紧让太医去给朱瞻基瞧瞧,另外,让瞻墉明日进宫一趟,陪我说说话。”

朱高炽哪能不应,“是。”

太子府上

张氏擦了擦眼泪,她太对不起这个孩子了。

胡氏在自己院子里叹了口气,她和这个小叔子,都是命苦之人罢了,希望这一世都能有个好结局吧。

书院里

安静的看完自己的一生,朱瞻墉这个十多岁的少年,目光遥望向远方,如果可以,他希望这一世自己可以摆脱这个身份,去更远的地方看世间山川...



时间来到晚上,想到祖宗们应该不忙了,刘晓希就找了一部电影,给大家换换口味。

对于看国内还是国外的电影,祖宗们都无所谓,都是他们打发时间的故事。

已经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或是全家聚在一块看。

有点条件的家庭,吃的喝的是少不了的。

后世人追剧吃零食,对古人们的影响也很大。

这是一部国外的电影,小丑2019。

虽然影片的名字,很多人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大家边猜边讨论。

看着刘晓希打开了播放键,影片也正式开始了。

只是看着看着,当各朝人士沉浸到影片中后,他们的情绪也随着剧情也不断变化着。

光是小丑的装扮,就让祖辈们感受到了什么叫视觉冲击。

那绿头发、白皮肤、红嘴唇、紫色的衣服,瞧着跟鬼一样,看得不少孩子都被吓到了,年纪小的更是纷纷哭着找爹娘。

长辈们很有先见之明,纷纷让孩子们自己去玩。

别说是孩子,即便是一些大人,也看得极为不适,嘀咕着是不是刘晓希这丫头又给他们看恐怖片了。

当剧情深入后,大家就没有这个疑问了。

主角就是一个底层人,私生子、被抛弃。

从小受到虐待,患有人格分裂和狂笑症,他也有梦想就是当一位喜剧演员。

只是他的生活太糟糕了,被欺负、遭嫌弃、失业...一桩桩事件导致他再次受欺负时,彻底爆发了...

从一个底层普通人逐渐变成了小丑,前者是压抑、沉重的,后者是癫狂的,前者陷入人生低谷,后者走上人生巅峰。

看完影片,不让孩子看的长辈们,感觉自己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历朝历代的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看感受,有人觉得小丑可怜,他是被逼成这样的,也有人认为他杀人不对。

但大家统一的想法就是,不要随便欺负弱者,因为谁都不知道被你欺负的人是不是处在崩溃的边缘,惹毛了对方,真的可能把自己也拖入地狱。

还有一些人联想到自己悲催的人生经历,只是却不是谁都变成小丑这样。

一场电影看得祖辈们五味杂陈。

当然,古代的大夫们更好奇着小丑身上的病。

对古代的这些医学大家来讲,还是第一次知道人格分裂和狂笑症。

张仲景、孙思邈这些大夫,已经迫不及待记录在自己的医书上,打算研究研究。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5_135775/c1559128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