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1050章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

不过要求一次性派,遣多名皇族代表过去显然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那些被选中的宗室,愿不愿意离开本土?

恐怕连皇帝,也不愿这么轻易地将自己的好几个孩子放出去,毕因为朱元璋年龄已高。

别提满朝文武的态度了,就连皇帝自己也明白,如果真派遣三四个儿子前去,等到大限之时,这些儿子怕是得好几年才能赶回。

天道伦常,孝行最重。

任亨泰深感即便是为国计民生费尽心思,也不能忽视皇帝的情感牵挂。

但若不派遣宗室前往,朝廷又该如何处理新大陆的种种事宜呢?

难道由内阁选派文臣武将赴任?

虽然这样也能形成互相制衡的局面,但总觉得不够完美。

新大陆虽不及中原及其周边领土广袤,可也不算小。

如此庞大的区域,即便土著不多,也不能草率地设立一个等同于中原的治理衙门。

这实在不合情理。

最关键的是,圣贤典籍中从未提及过新大陆的相关事务。

这让任亨泰无从参考。

解缙皱眉沉思,正欲开口却突然止住,低垂着头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朱允熥笑了笑,轻声说道:“孤倒是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诸位是否赞同。”

这种语气已经充满了商讨的味道。

刚低下头的解缙也随之抬起了头。

“考虑到国家对新大陆的开拓需求,孤认为还是需要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来主持后续开发,才是最佳选择。”

此言一出,内阁书房里顿时响起一片惊讶之声。

众人心中已然隐约察觉到朱允熥的意图。

朱允熥随即开口:“按照今天递呈的新大陆考察报告记载,新大陆的人口必然不多。由此可知,将来朝廷在开拓新大陆初期,所需投入的地方治理与安抚事务将大大简化。”

“因此,朝廷只需着重考虑如何令新大陆的开发,对朝廷的利益最大化。依我看,朱允炆及刘远二人,经过艰难险阻,以及他们带领下的那些忠心耿耿的将士们,都是国家的重要功臣。”

“若想开发新大陆,朱允炆和刘远二人的贡献不可忽视。至于具体奖励办法,我认为无论何种奖赏都难以充分表彰他们的功绩。因此,何不让他们亲自参与建设?”

“毕竟,这块新大陆对他们而言就如同亲手抚养的孩子,必定会悉心照料。并且……一切步入正轨后,朝廷再将其召回,并予以更高规格的封赏,更能彰显朝廷的重视。”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过的。

朱允熥竟然提议让朱允炆主导新大陆的开辟。

这直接关系到大明未来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

即便任亨泰也感到极为惊讶。

尽管之前听朱允熥讲述时,他便有所预感。

但当这一切真的摆在眼前时,任亨泰反而想要反对。

但朱允熥已然站起身来,没打算给其他人提出异议的时间。

“这就是初步讨论,孤还得去趟乾清宫。”

说罢,朱允熥已经走到门口,停下脚步,望着众人。

“皇爷爷现在对外界新鲜事物十分好奇。”

内阁高官们,正忙着为新大陆规划蓝图。

此时此刻,几乎没有人再有心思考虑如何继承先辈的智慧,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好处。

政务上的繁重负担,已让大多数官员感到身心俱疲。

尤其是在应天城中,情况更是如此。

通政使司知事张苑博,在同僚们眼中被视为朝廷未来的新星。

年轻本身并不是全部的优势,更关键的是他身后支撑着的那股势力。

前任通政使司知事许星阑,在调动后不久,即升至五品郎中。

尽管官位级别并不特别高,可许星阑实际掌握的力量,足以辐射整个明朝文官系统。

大家都知道,只要下次三年一度的京察到来,许星阑定能晋升吏部侍郎,继续掌管文选事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控一个完整的吏部。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大明吏部的头号位置将会落入许星阑之手。

仅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能从普通官员成长为正二品的大员。

这样快速的升迁路径,即便是放眼全天下近3万名官员中也十分罕见。

因此,作为许星阑后任者的张苑博,其未来显然是充满希望的。

自从北征行动告一段落后,关于张苑博可能被调任吏部或者是直接升职成为九卿之一的消息,便流传开来。

无论是哪种结局,都预示着他将拥有光明的前程。

可是。

对于张苑博本人而言,当前的状态却可以用分身乏术来形容。

他渴望自己能够将一天变成两天使用,一人同时处理两份工作。

大明日益强盛之时,他的工作量却愈发沉重。

第一缕阳光洒向应天之际,张苑博就已经手捧一夜之间积攒下来的文书,现身于通政使司门前。

“张知事,今儿个怎么比昨天还来得早。”

衙门前的差役,笑眯眯地看着走上台阶的张苑博,热情地迎上前去,从他怀里接过那一叠公文。

张苑博打了个哈欠,拱了拱手:“多谢了。只是因为本人办事慢,只好提前来衙门处理事务。”

差役闻言一笑,知道这话不过是自谦之词。

把张苑博送进了知事的班房后,差役便说要去给他沏茶等事宜。

张苑博照例道了声谢,随后坐在桌前开始整理带来的公文。

等到外面的日光渐亮,能参与早朝的官员们都陆陆续续回到通政使司衙门,这儿才真正变得忙碌起来。

而此时也正是张苑博外出的时候。

随着一桩桩紧要政务文件被呈送到张苑博面前,归类工作也随即展开。

需发往各地的文件,由快马迅速沿官路传递出去。

至于送往京城各部院的,则根据情况紧急程度,或交给手下人,或由文书、吏目甚至他自己亲自送去。

当最后一份公文被分派完,所有人都离开衙门。

张苑博这才拿起几份需要自己亲自送达的重要文档,抱在手中。

“张知事,今天衙门厨房要做小炒牛肉、红烧鸡再加上几样时令蔬菜,您可别耽误饭点啦。”

门口差役对着远去的张苑博高喊一声。

张苑博头也不回,只是举起手摇了摇作为回应。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33_133363/c4679226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