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新吕布 > 第130章 吕布狡辩,三徒变为苦行僧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130章  吕布狡辩,三徒变为苦行僧

    曹仁也吓得连忙磕头求饶:“主公。仁一时好奇。方忍不住嘀咕几句。望主公赎罪。”

    陈宫、赵云等人也向吕布求情。

    只是吕布知道火药极为重要,却依旧怒道:“火药秘技关系大汉兴衰,任何人不得违抗此令。军正还不行刑。”

    夏侯兰却也出列跪拜到:“属下有失职之罪。请主公责罚。”

    吕布问道:“汝何失职?”

    夏侯兰道:“主公已令属下颁布军机密令。属下失职。未能及时起草军令发布。以至曹仁违抗主公之意。属下却无军法可治罪。此便是属下失职。”

    吕布一听了明白过来了。自己虽然将军令说出口。可毕竟还没经军正正式发布。所以曹仁一时违抗吕布之意,夏侯兰却没军法可依而治罪。

    吕布听了便也知道夏侯兰有意变相为曹仁解脱。于是也卖大家一个人情。说道:“说来也是本公疏忽。时间仓促以至军正来不急颁布军令。也罢。便免去曹仁一百军棍。然。众人当紧记。以后切勿违抗一切火药禁令。如若不然。严惩不贷。”

    曹仁忙拜谢。众人也才真正知道吕布对火药是何等的重视。于是便也不敢再谈论火药之事。各自暗中将火药视为忌讳之物。连说都不敢说。

    随后吕布本想派赵云护送南华子回洛阳。只是南华子本身就是武技高手,再加上有王越在旁边。便也推辞了赵云护送之意。此时吕布要攻打袁术,想追到寿春去,正是用人之时。于是也就叫南华子带着王越,领着军令自行回洛阳。自己则在汝南整顿军马。准备杀到寿春去。

    建安三年七月(192)。吕布调乐进、徐荣守汝南。自己带军马十五万杀向寿春,又调徐州陶谦引一军出彭城,往扬州杀来。

    此时正是雷雨季节。颖水、淮河水位皆上涨,寿春位于二河交汇处下游。此时袁术鸠占鹊巢,杀了刘繇占了寿春。袁术占寿春不得人心,又收刮寿春百姓,囤积粮草于城内。此时逢雨季,城外便水漫山野,遍地浮尸。

    吕布率大军至扬州颖上。与徐州曹豹、陈登两面合击。攻占了颖上为大军营地。准备于安风津过河攻打寿春。

    时军中参事戏志才见颖水上涨,便对吕布建议到:“主公。今逢雨季。颖水上涨。可掘颖水南岸淹寿春。灭袁术易耳。”

    曹操也到:“戏先生之言甚善。”

    吕布心里直骂娘:怎么这时代的人都这么狠啊。为攻破城池,消灭敌人。什么毒计都用得出。掘河堤淹城池虽然容易攻破寿春。可那得淹死多少无辜百姓啊。

    于是吕布乃摇头到:“袁术造恶,寿春百姓皆大汉子民。本公如何能同袁术一般,为一时得利,不惜百姓性命。诸公当知晓,百姓乃国之根本,载舟之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为得一寿春便掘河堤。那岂不失了寿春百姓之心。寿春必破,只是掘河堤之策且勿再言。”

    众人听了多言吕布仁慈。

    其实吕布也不是仁慈之主。只是受后世影响,把汉人都看做自己的同胞兄弟。为争一番基业可以,但不能把事情都做绝了。毕竟杀汉人不比杀外蛮。

    陈宫听后赞到:“主公真仁主也。袁术此时已惧骇不已,定无胆量突围。主公若是无意水淹寿春,不如遣一将引一军多设旌旗,围困寿春。主公则分军先收剿合肥、庐江、舒城、盱眙等周边县城。那时寿春孤城一座。早晚必破。”

    吕布喜到:“公台之言甚善。”

    于是吕布率大军过安风津,兵围寿春。袁术果然吓得龟缩在寿春城内不敢出门。吕布便令陈宫为督军参事,督军李傕、曹纯、郭汜、曹仁四人,领兵五万四面围住寿春。吕布自己则率十万大军,带着曹操去攻打合肥、盱眙等县城。

    合肥、舒城、盱眙县令、都尉乃刘鹞部下是仪、笮融等人。袁术杀刘繇,还来不及收拢于糜、是仪、笮融等人。吕布便兵围寿春。这些人自然不会投靠袁术。可却无力抵抗吕布十万大军,刘繇又已死。于是便纷纷投靠吕布。

    吕布一路收复合肥、舒城,便往成德、盱眙而来。

    且说盱眙有一豪强姓笮名融字伟明。笮融本丹阳人,前为徐州刺史陶谦属下。任下邳丞。但吕布兵进徐州,陶谦投降后,笮融便带其部举家逃往寿春投靠刘繇。

    刘繇任笮融为盱眙令,后又监管成德、涂中二县。

    笮融受西域和尚魅惑,信奉佛教。乃擅断成德、涂中、盱眙  三地钱粮,花巨资在盱眙修造浮屠寺。三地百姓为此苦不堪言。

    浮屠寺建在盱眙城南,寺中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塔阁周围可容纳三千多人一起课读佛经。塔中佛像外涂黄金,披锦彩袈裟。每到释迦摩尼诞辰便组织浴佛会,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来参观、拜佛百姓达万人之多。场面铺排极其奢华宏广,气势之雄伟为世所难见。

    笮融为建浮屠,寺劳民伤财。吕布领大军至,笮融舍不得浮屠寺便想投靠吕布。

    此时西域高僧支谦、僧会正在盱眙宣传佛教。听闻大汉武国公带大军至,便想来给吕布宣传佛法。于是便找笮融议事,要求笮融引荐。

    笮融受支谦、僧会迷惑,信仰佛教,修建浮屠寺,将二人视若神明。支谦、僧会二人要笮融引荐去见吕布。笮融哪敢违逆。

    于是笮融便带着二僧与数百信徒往成德而来。一面向吕布表是臣服,一面引荐二僧。

    吕布兵屯成德,笮融投诚,吕布便设宴款待笮融。笮融逐在酒宴上引荐支谦与僧会二人。

    吕布一见笮融带着两个和尚,心中就不爽。原来吕布在后世时就十分不喜欢和尚。对吕布来说,百无一用是和尚。认为佛教是糜废的信仰,和尚不做一事,不思生产,整天就诵经朗佛,浪费国家资源。就像寄生虫一样吸取信徒的财产。更叫吕布厌恶的是,和尚还传播虚无缥缈的佛教理论。以不切实际的来世来诓骗世人,简直是精神毒气一般,在迷毒世人。使世人成为佛教僵尸,成为受佛教掌控的行尸走肉。吕布在后世受教育时,也读过一些后史上大规模灭佛的朝代。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佛教是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北周武帝宇文邕也说过:国治岂在浮屠?更举例说道: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唐武宗李炎与后周世宗柴荣,也都因为经济原因而灭佛。这很和吕布的思想观。

    所以吕布一直以来都非常厌恶佛教。只是后世的吕布是生活在一个,宗  教信  仰自  由的国家。所以也不能因为佛教糜烂,秃废。便做出出格的事来。可是如今却不一样了。

    更叫吕布厌恶的是。吕布在来成德的路上便得军报说:笮融在盱眙大肆收刮三郡民资而修建浮屠寺。而且每到浴佛会,就大肆铺张浪费。所以对佛教及和尚更是十分厌憎。

    不想支谦于酒宴上见得吕布,在笮融的引荐下,反过来便要对吕布说佛法。

    支谦对吕布说道:“阿弥陀佛。贫僧观吕施主浑身戾气,有不详之兆。吕施主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受佛教化,扬善世人。百年之后,方可步入极乐西天世界。来世投胎做人,方能无灾无难,永享安平。”

    吕布听了这话。那许久未沸腾的心中戾气又蹭蹭蹭的往上窜。杀气正缓缓升起。对支谦冷冷说道:“和尚可是要对本公说教。”

    支谦说道:“贫僧非说教。乃扬善世间,教化百姓,弃恶避难得永生。”

    吕布冷笑到:“人有生老病死乃常理,岂能永生。”

    支谦道:“西天有极乐世界,从善归佛者,可得永生。”

    吕布听了冷笑。对身边的陈宫问到:“公台信乎?”

    陈宫饮了杯酒摇摇头。

    吕布又对曹操问道:“孟德信乎?”

    曹操眯着眼睛看着支谦说道:“曹到以为此张角之流耳。”

    吕布听了大笑:“哈哈哈……”随后又对支谦说道:“和尚。你可知张角何人?”

    支谦摇头到:“贫僧为世人去恶念,扬八戒。不记世俗之人,不知张角何人。”

    一旁笮融听了心里就打鼓了,忙小声对支谦说道:“神僧。张角乃吾大汉逆贼。弟子见国公不喜,不如今日且不再多言。”

    支谦也看出吕布满脸杀气,心里有些畏惧。但也只是对笮融点点头,不说话。

    吕布今天是想趁机对和尚下手了。便有心问道:“刚才听和尚说,和尚是为世人去恶念,扬八戒。不知何为八戒?”

    支谦道:“佛慈念众生,扬善心,一不杀生。二无贪念,思念布施,却悭贪意,对一切财物,乃至一草一木,非自己所有而不取,不骗取,不强夺,不霸占。三戒色,无淫  意,凡与男女两身相和合,皆称为淫。不念男女之事,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四戒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不说谎,不搬弄是非,不恶口骂人。五戒酒。不醉迷,去入逸意,不入酒家、不思饮酒。六无求安,不著华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不赌斗。七无求安,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八戒奉法,时过中不食。过了日中之后,饮水之外不再饮食。”

    吕布听后冷笑到:“这便是佛所教化之道?”

    支谦道:“佛所扬者佛法无边。八戒只其中一律。”

    吕布一掌拍碎案几怒道:“你这秃驴,一派胡言乱语。你要毁我大汉于糜废之中,比张角之流更恶之。”

    支谦一听惊惧到:“这。佛八戒乃为世人所设斋戒方法。如何是胡言乱语?”

(https://www.duoduoxs.cc/biquge/12_12985/c40572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duoduo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wap.duoduoxs.cc